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我們很容易以履歷表來論斷成敗,做父母一樣常以成績單來看孩子的學習成果。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未來將在經驗學校學習什麼樣的課程。
Photo credit: Pixabay,CC0 Licensed.
編按: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引導父母、老師思考,什麼樣的可能
在孩子碰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的本能總是立即伸出援手。但如果我們不讓孩子接受挑戰、磨練與失敗,他們就無法鍛造出面對人生所需的韌性。有些從小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往往在碰到重大挫折之後,變得一蹶不振。身為父母,你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你應該好好想想,孩子該發展什麼樣的能力,以及什麼樣的經驗或許可幫他獲得那些能力。因此,你應該為孩子製造機會,讓他們獲得那些經驗。這或許不容易,然而是非常值得做的事。
我有個朋友最近發現她八歲大的女兒有抄襲的問題。她的閱讀心得抄了書本封面的介紹文字。我這個朋友於是找女兒談,討論女兒心得報告的遣詞用句。她問女兒:「妳心得裡寫的『終於能面對拋棄他的父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女兒答不上來,只是搪塞:「媽,那句話根本不重要。」這個做媽媽的知道問題嚴重。儘管她的女兒才八歲,一旦養成抄襲的習慣,不但學習會產生偏差,也可能毀了職業生涯。這個母親於是請求老師協助,兩人一起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女兒面對抄襲被戳破的尷尬。經過老師私下指正之後,這個小女孩總算恍然大悟。
我朋友說,那天她女兒一回到家,就坐在電腦前重新「編輯」她寫的心得報告,看起來完全是她的手筆。她沒用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深刻的感想,但每一個字都是她自己寫的。我這個朋友讓她女兒學到非常寶貴的一課,希望能避免同樣的事再度發生,那時恐怕就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為你的孩子創造學習經驗,並不保證他們可以學到東西。如果他們還是學不會,你就得想想為什麼這樣的經驗沒有學習效果。你也許必須想幾個方法,看哪一個方法有效。對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就
是絕不能放棄。請你一定要不斷地嘗試,幫助孩子,直到他們獲得應有的經驗,以面對人生的挑戰。
我們很容易以履歷表來論斷成敗,做父母一樣常以成績單來看孩子的學習成果。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未來將在經驗學校學習什麼樣的課程。他們在經驗學校的學習與磨練,要比得到任何獎勵或獎杯來得珍貴,畢竟這才是人生成功的利器。
【書籍資訊】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全新增修版)
出版日期: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