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真正熱愛工作的人,會認為他們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這樣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具備很大的優勢。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可從動機理論及誘因與保健因素的論述,了悟我們如何能在職場獲得成功、如何樂在工作。
過去我總認為,如果你關心別人,就該去研究社會學等。但是在我想像實驗室研究人員黛安娜的家庭生活,比較她覺得特別煩躁和順心的日子後,我得到了一個新的結論: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可以考慮從事管理工作,當一個稱職的經理人,這應該是最有意義的一種工作。
你每天在公司待八到十個小時,應該有不少機會讓員工得以高高興興地吹著口哨下班回家,就像黛安娜覺得那天特別順利一樣,過著充滿幹勁的人生。我了解,如果動機理論使我受益,我也應該讓為我工作的人體會到這樣的好處。
我的第二個了悟是,追逐金錢頂多只能緩和工作的挫折感,儘管如此,金錢仍像女妖的歌聲,讓社會中很多最傑出的人迷惑。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持續不斷地找尋有意義的機會,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肩負更多的責任。
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說,如果你找到你愛的工作,你將沒有一天覺得自己在工作。真正熱愛工作的人,會認為他們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這樣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具備很大的優勢。他們會全力以赴,最後便能成為那一行的佼佼者。
如此一來,他們得到的酬勞可能相當豐厚。動機和報酬通常成正比,但從反面來看,有些人或許可以獲得很好的報酬,卻不見得有很強的工作動機。我曾看過不少人把金錢和快樂的源頭混為一談。如要評估可從什麼樣的工作得到快樂,你最好還是要小心分辨。
幸好動機因素就像指南針一樣可靠,可讓我們估算生涯的軌道,適用於各行各業,也沒有過時的問題。我們必須記住,如金錢、地位、薪水和工作的穩定性等保健因素只是樂在工作的副產品,而非快樂的源頭。如果你了解這點,就可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會迷失。
【書籍資訊】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全新增修版)
出版日期: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