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回憶他曾和女兒約法三章,當她遇到能訂終身的男朋友時,第一時間要告訴我,然而我從兒子口中得知她已有男友,內心選擇沉默。直到某天,女兒從多倫多打來,請我與男友通話。我回應:「爸爸不喜歡和不認識的男人說話,除非他讀過《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文 / 徐榮源,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
親子之間的關係,既是血脈相連的天性,也是彼此用心經營的結果。在我的生命中,與女兒的關係尤為特別,她與我和母親在外貌、個性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我們同樣外向、隨和,易於溝通,家庭中的氛圍因此和諧愉快。然而,我因為長年在醫療事業中打拼,陪伴女兒的時間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相對有限,尤其是她上了高中後,更一個人在南北半球的遠方,求學奮鬥。
儘管如此,在她國中畢業至高中期間,我們曾一起踏上一段特別的旅程。那三年間,我帶她參加了三次歐洲的醫療學術會議,走訪了西班牙、德國、荷蘭、義大利等地。這不僅讓她見識了醫學界的深度與廣度,也讓同行的朋友們羨慕不已。如今,即使時隔 20年,這段回憶仍常被提起,而我與女兒之間也因這些共同經歷更加緊密。
一本書,跨越兩代的心靈對話
回憶中,我與女兒曾約法三章:當她遇到能訂終身的男朋友時,第一時間要告訴我。然而,當我從兒子口中意外得知她已有穩定的男友時,內心卻選擇了沉默與等待,直至有一天,女兒主動從多倫多打電話來,希望我與她的男友通話。當時,我以一句話作為回應:「爸爸不喜歡和不認識的男人說話,除非他讀過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幾個月後,我去到多倫多,第一次見到了她的男友 Jason。他告訴我,他已經將這本書讀完,還特地聽了英文有聲書的版本。我們隨後展開了一場深刻的對話,從書中的觀點談到人生的價值、家庭的意義,以及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這次的交流,讓我對 Jason的人生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我與女兒未來的幸福感到欣慰。
圖說:在忙碌行醫生涯中,台北慈濟醫院徐榮源副院長(左)不曾偏廢家庭關係的經營,持續尊重並陪伴子女的多元發展。圖右為徐副院長女兒徐慧萍。
書中智慧:衡量人生的標準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是一本我極為推的一本書,並認為它是人生必讀書籍的前五名之一。
克里斯汀生的理論並非僅針對企業,而是著眼於整個人生策略。他在書中以三個問題引導我們思考:
1. 如何使工作生涯成功、快樂?
2. 如何讓自己與配偶、兒女、朋友的關係成為快樂的泉源?
3. 如何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他將企業經營理論與個人生活結合,讓人反思該如何找到人生的平衡點。他強調外在誘因如薪資、地位的重要性,但更強調內在動機,如工作的挑戰性、成長空間和意義感,才是真正能讓我們感到滿足的關鍵。
同時,他提醒我們要審慎分配資源,尤其是時間與精力。如果把資源過多投入工作,而忽視家庭與健康,將會為未來種下遺憾的種子。克里斯汀生的一些警語,令我深感共嗚:「如果你想成為某一種人,若不花心血朝那個方向努力,要如何變成那種人?」「衡量自己的人生標準,不是金錢與存款,而是他可以幫助多少人,幫他們變成更好的人」等句子,深深啟發了我,也成為我生活的座右銘。
親子教育:智慧與幸福的傳承
在女兒及許多認識年青朋友的婚禮上,我常特地將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他們,並在扉頁寫下證嚴法師的一句靜思語:「沒有 100 分的另一半,只有 50 分的兩個人。」這句話不僅傳遞了我對他們的祝福,也希望成為他們未來婚姻生活中的指引。
如今,女兒與 Jason 已經建立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我欣慰地看到,他們在事業上努力拼搏的同時,對家庭的經營也投入了真心。我與 Jason 的第一次對話,成為他進入我們家庭的重要起點,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理念,也成為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圖說:圖為文中的佳偶蕭百均(Jason)、徐慧萍伉儷的合影,背景路標剛好是本文作者的名字。
結語:親子情深的延續
回首過去,我與女兒的關係,從依戀的父女,逐漸轉變為心靈上的朋友。我教會她如何在事業與家庭間找到平衡,並且以我人生的經驗,為她鋪墊了幸福的基石。我們之間的情感,不僅是血緣的連結,更是智慧的傳承與共同成長的證明。
親子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建立。無論是一本書的啟發,還是一次深刻的對話,這些都能成為一生中珍貴的記憶。我希望,每一位父親與子女都能在生命的旅途中,找到屬於彼此的連結,譜寫出溫暖而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