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優先連結的概念,解釋了為什麼生命就是不公平。而如果想要讓競爭更公平,就必須找出方法,儘早能夠判定、認可、並支持真正的人才,好讓成功的雪球愈滾愈大。
圖片來源:pixabay
知識帶來更多知識,技能帶來更多技能
最近,我有個朋友凱莉,帶著出生剛滿月的小兒子去定期回診。小兒子躺在像是麵包店用的體重計上,半睡半醒、對她眨了眨眼。回診順利完成。
凱莉要離開的時候,還因為擔心走到車上這一段會受風寒,而把兒子包了個嚴密緊實,但醫師又給了她一本黑白的童書,封面有一張兔子的照片。
醫師告訴凱莉:「記得一定要每天都讀這本書給寶寶聽。」好像在解釋用藥方式。聽起來似乎很可笑。醫師把書當處方來開?
凱莉的故事讓我想起,就算已經來美國幾十年,我還是有許多時候會不禁感嘆:「美國人也太莫名其妙了吧!」
然而,這件事其實意義重大。這本書會成為小兒科醫師發送的材料,大大提醒了我們,富者愈富的現象從一開始,就成為我們生命潛在的重要部分。
如果我兒子出生的時候,家裡沒幾本書、父母也不愛讀書,或許他在生命最早的幾年裡,唯一能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就是每次回診得到的那幾本童書。
孩子一旦不習慣讀書,長大的過程大概就讀得不多。而閱讀量一旦較少,能夠解讀文本的策略也就較少。隨著年級不斷上升,閱讀能力的基礎也就愈來愈不穩定。
這是個結果令人沮喪的惡性循環:研究指出,中學裡最不想讀書的學生,每年的閱讀量只有十萬字。至於普通的中學生,大約會讀一百萬字,又或像我的女兒伊莎貝拉,閱讀量超乎一般,超大的背包總是裝著大部頭的書籍,每年吸收高達一千萬字。
伊莎貝拉在暑假讀的書籍量,簡直可比小型圖書館,於是她能不斷練習及建立閱讀技巧,用廣泛而生動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伊莎貝拉的各個老師,從她一年級就對她讚不絕口,而這份認同讓她得到鼓舞,進而取得更多認同。
知識會帶來更多知識,技能會帶來更多技能,專業知識會帶來更多專業知識。這一切都會導致成功,而成功就會帶來更多成功。
因此,優先連結讓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教育鴻溝變得更大,在一輩子裡繼續滾著雪球。這點出了兩種孩子之間巨大的差異,一邊是出生後,在理論上都能有平等的閱讀能力培養機會,而另一邊則是從一開始,就喪失了這種機會。
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強大而正面的力量,為自己取得成功?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成功需要有一股初始動力,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設法取得這種動力:請求那些已經瞭解自己成就的人,給予我們公開的讚揚。
請記住,凡德萊研究有一項重點:重點不在於是誰給的支持,只要有人能提供這初始的支持即可。
優先連結的概念,解釋了為什麼生命就是不公平。而如果想要讓競爭更公平,就必須找出方法,儘早能夠判定、認可、並支持真正的人才,好讓成功的雪球愈滾愈大。
舉例來說,如果想要孩子在學業上成功(誰不想呢?),就必須記得優先連結的狀況無處不在,而且能夠影響孩子成敗的機率。
人類天生就想避開風險,所以我們總會想瞭解過去別人做的選擇,看看是否有什麼指標,可告訴我們現在自己做的決定並不孤獨。
我們會對那些「可獲獎的」對象給予獎勵,不論是找個已經得了其他電影獎的演員、再將他提名奧斯卡獎,又或是找個伊莉莎白女王大賽的冠軍、再提供人人垂涎的音樂獎學金,又或是像爆炸貓的情況,找出已經完全達到募資目標的計畫、再進一步捐款,這些都是幾乎沒什麼風險的決定。
正如我們對成功的定義所言,成功是一種集體現象,人人都要共同對它負責。特別是在某些領域,難以客觀判斷才能、品質和表現,我們就更有可能想依賴眾人的智慧。
然而,這種做法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讓成功的果實分配不均的現象更為明顯。
【書籍資訊】《成功的條件》
The Formula: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