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在所謂「品質」與「表現」都難以衡量的領域裡,要理解「成功」這個概念有多困難。
圖片來源:unsplash
1917年,杜象(Marcel Duchamp)走進紐約市一家衛浴設備行,從各種衛浴設備系列當中,挑了一款貝德福郡型的陶瓷小便斗,再把這個閃閃發光的瓷器帶回工作室,在後方簽上R.Mutt,命名為《噴泉》(Fountain),並表示這是一件藝術品。
從特定觀看角度、而且脫離它一般使用的情境,這件作品確實是意外的賞心悅目,但在這裡,美不美其實真的不是重點。
杜象把這個簽了名的小便斗,交給獨立藝術家協會參展,而他自己正是該協會的創辦人兼會長。獨立藝術家協會的思想十分前衛,在成立宗旨就明言是要消弭傳統美術館或博物館那種沉悶、曲高和寡的選擇標準。
獨立藝術家協會的策展人表示,在他們策劃的展覽上,只要是想參展的作品,都會得到接受—只要付上一點點的會員費就行。
在同類展覽中,獨立藝術家協會的展覽規模冠絕群倫,而且無論是大名鼎鼎的藝術家、或是沒沒無聞的小咖,都能同場展出。
然而,就算是這群心胸開放的策展人,《噴泉》也實在太誇張了。杜象不但是用假名提交了一項有特定功能、大量製造的物件,來參加藝術展覽(這在當時絕對前所未聞),而且還故意選了一個小便斗!冒犯的意味實在太濃。
獨立藝術家協會經過一番猶豫,最後拒絕展出。於是《噴泉》最後黯然下場,留下的只有藝術攝影師史蒂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拍的一張照片。至於那個小便斗本身,則可能是被丟在二十世紀初的某個垃圾堆裡,與過去的廢物和垃圾一同埋葬。
然而,杜象想藉由這項作品傳遞的概念,卻留了下來。這件作品是一場當面挑釁,讓整個藝術世界的基礎為之動搖。今天,許多藝術史學家都把《噴泉》看作現代藝術最重要的一件作品。
讓我們舉個例子,希臘企業家兼收藏家達斯卡洛普洛斯(Dimitri Daskalopoulos)在1997 年為此豪擲近二百萬美元,而且買的甚至還不是那個被丟掉的原版,只是杜象的經紀人在五十年後放出的十七個複製品之一而已。
達斯卡洛普洛斯表示:「對我來說,這項作品代表了當代藝術的起源。」
我同意這種說法。你可以說《噴泉》是一場惡作劇、但非常認真,或說它是一項嚴肅的藝術品、但非常不敬,也可能兩者皆是。當然,它也可能就只是一間普通工廠製造的小便斗,僅此而已。
這個物件之所以能夠變成藝術品,並不是因為由手工製作或在美學上令人愉悅,而是因為它傳達出一個想法,雖然說來實在老套:「某個人眼中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眼中的寶藏。」或「看的人覺得美,就是美。」
但杜象是第一個把概念化為實際作為的藝術家。杜象還敏銳察覺到另一項重點:雖然博物館和藝廊高聳宏偉,但藝術的世界其實又小又孤立,自有一套不斷變化的價值觀。
小便斗可能只是一項衛浴設備,但放到有說明牌的藝廊、有了藝術家的簽名、又與知名的藝術傑作同臺展出,一個普通的物件就突然充滿了非凡的意義。所以,要評估a價值的時候,「情境」至關重大。
藝術品的價值,因情境而不同
《噴泉》讓我們知道,在所謂「品質」與「表現」都難以衡量的領域裡,要理解「成功」這個概念有多困難。我自己也收藏藝術品,所以講這些話的時候,都很小心、絕非口誤。
而我確實就是要說:藝術領域沒有品質高低可言。我說這話,並不是貶低藝術。我自己就常去逛各個當代藝術博物館,每到各個城市,也會抽空去逛藝廊。
雖然如此,還是有些作品的價格高到令我咋舌,特別是因為這些價格並無法反映出作品本身有何品質。
【書籍資訊】《成功的條件》
The Formula: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