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我提過這句英文很多次了:High risk, high rewards(高風險,高報酬),因為千萬不要忘記,如果你要高報酬,風險也一定高。
圖片來源:pexels
用債券或高配息股票,提供穩定的定期收入
我提過這句英文很多次了:High risk, high rewards(高風險,高報酬),因為千萬不要忘記,如果你要高報酬,風險也一定高。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要風險,例如銀行定存,那回報也一定低。所以,投資的重點不是完全不用風險,而是如何用可以承擔和控制的風險,來賺取最好的回報,因此,資產分配是很重要的概念。
前面有提到,退休後你一定要有多處的收入來源,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最簡單的建議是一半投資放在股票。前面也討論過,股票可以放在不同的基金,也可以買高股利的股票,順便得到一些現金股利,這也是退休收入的來源之一。
但是,我在MBA也學到,高股利在稅法的因素下,不一定合算。例如,如果一支股票發了10元的股票現金股利,發出的當天股票會跌10元(所謂的除權除息)。也就是說,你的全部資產不變,你雖然每股拿了10元股利,但是你的股票也跌了10元。
像在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股票漲了不用付增資稅(但在美國要付),如果我需要10元,我寧願賣股票(台灣不用付資本利得稅),但是台灣股利付的10元是要交稅的。
每個國家的股利課稅方式不一樣,對外國人來說,台灣的現金股利必須支付20%稅,香港是10%,美國則是30%,所以在決定投資前(不只是股票股利),一定要把當地的稅法先研究清楚。
還有另一種的投資,那就是債券。債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你賺大錢,而是保本,每年的債券利息主要是應對通貨膨脹,讓你這一部分的錢不會喪失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前面也討論過,如果可以,最好買A評等較安全的債券,做一個債券梯,這樣利息雖然會高一些,但每年都有債券到期,如果需要花費,可以不用特別賣債券,用到期的債券就好,也不用管債券基金討厭的按市值計價,讓自己賠錢。
如果照這樣做個5年的債券梯,也不需要了解所謂的存續期間(Duration)和利率走向,因為如果買債券基金要做很多功課,在不同的利率狀況下要買不同存續期間的基金,比較複雜。我們如果不是專家,就買大盤,或是債券梯,既簡單,又安全。
【書籍資訊】
《財務自由的人生》
出版日期: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