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掌握人本體制的五項關鍵,揮別死板的科層體制
文/王映茹,天下文化編輯
為什麼稱霸電腦晶片的英特爾沒有抓住手機晶片的商機?搜尋引擎霸主Google為什麼會在社群媒體浪潮上輸給Facebook?為什麼Spotify與Netflix能比蘋果iTunes更早提供串流服務?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以及管理實驗室共同創辦人米凱爾‧薩尼尼(Michele Zanini)在新書《人本體制》中給出了答案。他們指出,大多數組織會停滯不前,不是因為擁有笨重的營運模式,或是失敗的商業組織,而是因為習慣僵化的管理模式:科層體制。
科層體制崇尚一體適用的規定,把人硬塞進狹隘的標準裡,把人看成可以替換的資源,這不只阻礙創業家精神、妨礙個人成長,更導致組織失去適應力、創意力與活力。
然而,在這個不斷變化和充滿前所未見挑戰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充滿彈性、創新精神和大膽改變的組織。人本體制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這是哈默爾與薩尼尼在經過十多年來的研究和大量的案例探討後,歸納出一套釋放員工潛能、幫助各產業大小組織進化的制度。
人本體制一方面保有促進組織運作順利的控管力、協同合作的特質,另一方面則是避開僵化、平庸與冷漠懈怠的不利影響,打造規模大又快速、守紀律又有高自主權、有效率又有創業精神、大膽卻又謹慎的組織。而組織之所以可以重新找回充滿彈性、創新精神以及大膽改變的動力,關鍵在於以下5項關鍵基石:
動機:讓同事團結起來打破科層體制。
模式:利用組織的經驗挑戰科層體制的現狀。
心態:擺脫阻礙進步的工業時代思維。
動員:啟動支持變革的聯盟,破解過時的管理系統與流程。
轉移:將業主精神、市場、任人唯才、共同體、開放、實驗與悖論等核心精神嵌入組織的DNA。
目前全球有很多組織已經透過擁抱人本體制而在市場上維持競爭力,像是西南航空、橋水基金,甚至非營利組織戒酒無名會。現在是時候加入人本體制的行列了,每個組織、每位工作者都將因此獲得以往沒有的機會,再次燃起熱情,並且不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