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在新冠病毒面前,沒有人是局外人!《疫苗先鋒》由兩位科學家站出來力破疫苗假新聞,並且揭露了牛津AZ疫苗能如此迅速問世的關鍵要點。

圖片來源:pexels
在新冠病毒面前,沒有人是局外人!《疫苗先鋒》由兩位科學家站出來力破疫苗假新聞,並且揭露了牛津AZ疫苗能如此迅速問世的關鍵要點。
文/天下文化編輯部資深編輯 吳育燐
自2019年年底出現新冠肺炎案例後,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擴散到全球各地,造成數百萬人確診、數十萬人病故,而且看不到停下的跡象。
眼見數十億人的性命受到威脅,科學家、企業、政府共同合作,傾盡全力壓縮時間,破紀錄的在一年內研發出疫苗。好消息是,我們獲得的疫苗不只一種,這無疑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矛盾的是,如此快的研發速度卻讓民眾產生疑慮,擔心政治力介入使得疫苗不夠安全、品質不夠好。更有傳言說政府正透過施打疫苗將微晶片植入人體,我們未來都會受到監控;也有人說疫苗會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我們應該要自然的得病再痊癒;更有人說,牛津AZ疫苗運用了猿猴腺病毒,會使人類變成猴子……
吉爾伯特和格林任職牛津大學,一直以來都致力幫中低收入國家研製流行病疫苗。新冠肺炎出現沒多久,她們就毅然決然投入時間與資源研發,憑藉過往的經驗,在短短65天就進展到臨床試驗。當她們聽聞許多人因為假消息而不敢接種疫苗,決定寫書破除謠言,告知大眾正確的資訊,解開人們的憂慮。
在《疫苗先鋒》這本書中,她們揭露了牛津AZ疫苗的研發製造過程,明白的告訴我們:壓縮的時間主要來自於申請經費的流程,而不是臨床試驗;整個過程所擔負的風險止於「一失敗就賠大錢」,沒有人拿安全來開玩笑;若說一年的時間太短,卻已有數百萬人確診死亡;這是一場和病毒的競賽,人類實在不應該基於政治歧見而相互對立。
正因為病毒不管國界,這場疫情才會讓我們體認到抗疫不只是單單一個國家的事,全球人類必須同心協力才有機會反敗為勝。況且,就算新冠肺炎已有疫苗,但人類所面臨的疾病不只這一種。我們需要再改進流程與制度,為將來做好準備,避免同樣的憾事再次發生。
我們也要支持弱勢族群,並保持近期所養成的衛生習慣,才能減少破口,盡速恢復正常。這一切都需要你我參與,就如同格林在書中所說的:「利己和利人是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