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保持學習的父母,是孩子最棒的榜樣。雖然沒有可以完全複製套用最好的教養方式,但保持學習,「願意想」、「願意試」、「錯了也不怕」,對學習而言,就是最重要的恆毅力。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尚瑞君,暢銷作家
我們都是在當了父母以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的。
只是教改來到使用108課綱的階段,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甚至會很擔心素養要怎麼學?怎麼考?我們還可以怎麼幫助孩子精進學習能力呢?來看看顏安秀老師的新書《家庭裡的素養課》,會讓您在霧裡找到前進的方向。
以前的教育方式,太在乎知識的傳遞和智慧的啟發,卻往往忽略了生活經驗的傳承與愛的延續。現在教改強調素養教學,其實只是要把教育知識,變成能靈活運用的生活能力。父母只要帶領孩子有覺察、有感受、能表達、肯互動,懂得付出與欣賞自己與他人,孩子就是一個懂得生活與學習的獨立個人。
學生,學生,就是在學習生澀的東西中,發展出生活智慧。
《家庭裡的素養課》,一書中有很多的觀念和作法都和我的家庭生活相仿,如要善用「父母以外的人給與肯定」,這也是我實際運用在孩子身上的好方法,如要呵護孩子的主動與自覺,這也是面對孩子成績有起落時的陪伴與鼓勵。因為孩子的世界,終究要從親子關係裡衍伸出能量,讓孩子有勇氣去向外界與向自己的內在,發展與探索。如果父母除了自己給予孩子賞識之外,可以多收集外界給孩子的鼓勵與肯定,這對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來說,會有更大的加乘效果。
書中也提到父母要做手足情感的潤滑劑,因為孩子「愛的能力」是從父母跟他們互動中學習來的。很多父母為了家中孩子的紛爭不斷而感困惑,殊不知父母的偏心與不公,往往才是亂源。
安秀老師提到兩個女兒集點出錢換杯子送她,剛好我的小兒子也在小學時曾經用點數換過杯子和其他餐具送我。讓我們在被孩子的愛中溫暖後,不但心中充滿感恩,也更用心、用情的,去愛孩子。
我一直覺得我們當現代父母很幸福,因為整個社會都在討論教養,讓我們可以學習很多教養的知識、作法等,隨時可以更新與修正,一直讓親子關係保持前進與健康。
特別是剛過完年,相信在親友的相處與走訪中,你一定有遇上不肯學習與改變的長輩吧?或是還用著落伍的打罵觀念,要你教訓孩子或妻小吧?
經營健康的家庭關係,就是人生最重要的素養能力。看《家庭裡的素養課》這本書,很像是在重溫陪著孩子們成長的歷程。像在乎儀式感,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但我們陪在身邊,帶孩子旅行,多方嘗試與探索,擴展生活面,這個世界沒有最好的教養,管教要因人而異才會剛剛好等,唯一不同的是,安秀老師有兩個就讀於國小的女兒,而我是兩個國高中生的兒子。
雖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兒童發展與成長是有進程的,安秀老師說孩子們喜歡的是:
《家庭裡的素養課》是一本讀了很溫暖,作法也很簡單易行的書,雖然沒有可以完全複製套用最好的教養方式,但保持學習,「願意想」、「願意試」、「錯了也不怕」,對學習而言,就是最重要的恆毅力。
教養是需要不斷學習與執行,才會在滾動式的修正中,持續動態平衡的前進。
保持學習的父母,是孩子最棒的榜樣。如果您想提升親子之間的素養能力和情感,推薦《家庭裡的素養課》一書,給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