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對我來說,冠德建設就像是另一個家一樣,同仁們就好像家人一般,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沒有他們的付出與承擔,冠德不會有今天。
●我從沒想過要放棄,一旦放棄了,就什麼都歸零了,而且,你該怎麼跟那些全心信賴你的人們交代呢?我總是相信,只要認真踏實去做,困難一定可以解決的,就算可能要經歷一些痛苦,但只要能熬過這些痛苦,這些經驗值,都會成為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我深信,每個人都有潛力把工作做好,只是需要一些激勵與指導,而這正是管理者的責任。
●一家企業,絕不能只是在順遂時拚命衝鋒,還要未雨綢繆,為時局反轉時預做準備。
●我讀書從來不是因為「黃金屋」或「顏如玉」,而是希望自己的觀念與時俱進,不要落伍。我深信,知識就是力量,一個人只要持續學習,就能持續進步;而一個崇尚知識的社會,就必然能成為一個進步、富而好禮的社會。
──冠德企業集團董事長 馬玉山
他生於中國,卻巧合地以台灣最高峰為名,彷彿注定了他將渡海來到寶島開疆闢土的命運。一路行來,他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將原本一家小小的建材公司,一步步穩紮穩打,擴為股票上市的建築企業,更獲得「營建業模範生」的美譽。他是冠德企業集團董事長,馬玉山。
三十多年來,無論冠德如何成長茁壯,馬玉山始終相信,唯有用心對待「人」這項要素,方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他以己身出發,視員工如親,視他人事如己事,使冠德建設幾經風雨,不僅屹立不搖,反而更顯健壯;也讓冠德建設出手的一磚一瓦,都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屋舍,更有著對大眾、對社會、對國家、對土地的美好心意。
推薦序
「誠信」是「冠德」每一幢大樓的基石 高希均
歷久彌新的啟發 巫和懋
好的領導者,就是公司最好的示範 郭瑞祥
這一個超人爸爸 馬銘嬭
自序
痛苦都是日後的養分
楔子
第一章 烽火童年
在我的性格中,有一種樂觀的特質,支撐我面對人生任何變局,從不懷憂喪志。
在最惡劣的處境中,我依然沒有絕望喪志過。
我總是有種信念,就算眼下艱難一點,將來總有一天會好轉的。
第二章 上了船,就是一生
面對部屬,要「做之君,做之師,做之親」。
「做之君」的意思是要懂得如何指揮部屬,
「做之師」則是要懂得如何教導部屬,
而「做之親」則是要懂得愛護部屬,如此才能帶人帶心。
第三章 卸下軍職,轉戰企業界
我的初衷很單純:從客戶的立場出發,為他們著想,如此而已。
如果不能讓客戶滿意,我們就拿不到佣金,而要讓客戶滿意,就必須滿足一些條件。
我所做的,就是把這些條件跟可能問題通通都分析出來,一一攻克。
第四章 整頓老廠,重返榮耀
員工有好行為,就應該要予以表揚,如此便能激發大家的榮譽心,
而且讓節省成本變成每個人都願意努力去做的目標。
我常告訴員工,你一定要先自信、自強,人家才會尊重你,如此才能有對等的關係。
第五章 公事國事,責無旁貸
不管銷售什麼產品,我都抱持同樣的理念: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理應提供他最好的服務。
國家在風雨飄搖時,愈是有能力的人,愈不能慌張棄船;
相反地,應該要挺身而出,共體時艱才對。
第六章 危機四伏,興建首座智慧大樓
我從商以來,一直秉持「誠信」的信念。在積極賺取利潤、達成企業使命的同時,
也不能剝削生意夥伴或傷害到其他相關人士的利益,這才是做生意的道義。
第七章 創業維艱,擇善固執
只要嚴格要求品質,從源頭把關做好,
之後就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傷筋動骨的麻煩。
客戶的需求,多半是對「細節」的講究,或是基於個人生活習慣想要的調整,
我們做為建商,本來就應該滿足他們。
第八章 從公司走向企業
旁人的笑語,正是激發鬥志的一種動力,
別人愈是不看好,我們就要更奮發自強。
我始終相信,「人才」是維持公司永續的關鍵,
我對所有買我房子的人,提供兩項保障:第一是安全,第二則是服務。
第九章 風雨同舟,勇度難關
我的決定是:堅持下去。保留下來,可以是無限大,而放棄,就只是零。
一家企業,絕不能只是在順遂時拚命衝鋒,
還要未雨綢繆,為時局反轉時預做準備。
變局絕非壞事,只是另一堂珍貴的課程,會讓我們更堅強。
第十章 跨足服務業,打造環球購物中心
我肯花大錢買know how,是因為我寧願一次把該花的「學費」繳完,
也不要年復一年無頭蒼蠅似地虧錢,到最後進退維谷,收也不是,做也不是,陷入惡性循環。
第十一章 三次轉型,三次提升
建商在社區中蓋房子,不是光用法律硬碰硬就可以解決問題,
必須能對社區營造產生價值、對社區有回饋,才能建立和諧共生的關係。
我這一輩子,有個終身不變的執著,那就是對「知識」的渴望,
努力把握每一個能夠讀書、求學的機會
坦蕩走大路
《天下文化》的高希均教授當初邀請我出書時,我一直有點惶恐,覺得實在不敢當,我馬某人的人生,真的有什麼值得出一本書的內容嗎?
我雖是白手起家,但並不覺得自己有太多豐功偉業可提。比規模,冠德建設是大型建商,獲利也不錯,但並不是最賺錢的建商。 雖然很努力想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但也一直很忐忑,覺得還做得不夠。
若要說有什麼可以跟讀者分享的,我想是一點做人做事的堅持吧。
《論語》裡有句話叫「行不由徑」,形容人做事正直不偏邪,這也是我給自己的期許—從以前到現在,無論是做人或做事,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堂堂正正走大路,不要去走偏邪小路。我不結交不正派的朋友,做事業時,也絕不為了賺錢而昧良心。
但無論是做專業經理人或是創業,我敢說我手潔心清,從來沒有做過什麼違反法律或罔顧道義的事情。每個創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飛黃騰達,我當然也是,可是那必須在誠信經營的前提下。我們冠德建設雖然不是最大、最賺錢的建商,但我們對於品質的堅持和服務的滿意度,顧客們應該是有目共睹。
雖然過程中,經常遭遇各種危機和考驗,但我一直是很樂觀而且很有信心的人。我從沒想過要放棄,一旦放棄了,就什麼都歸零了,而且,你該怎麼跟那些全心信賴你的人們交代呢?我總是相信,只要認真踏實去做,困難一定可以解決的,就算可能要經歷一些痛苦,但只要能熬過這些痛苦,這些經驗值,都會成為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特別感謝高教授的邀請,以及天下文化團隊的支援,讓我有機會能夠爬梳過去的人生。
跟諸位讀者分享這一點點經驗與心得,期盼與大家共勉勵。
摘自《築冠以德:馬玉山的奮鬥故事》自序
這本傳記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項經歷,都充滿了率真、奮鬥、執著。馬董事長的一生就是他家鄉山東平度的烙印:純樸與勤奮;表現在讀書、為人、做事上的,就是不打折扣的「誠信」與「認真」。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從閱讀這本書中,我們在人海波逐中更能認清善良人性之可貴,在急速變動時代中更能明瞭唯有自身不懈的努力,才是唯一可以倚靠的憑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座教授、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巫和懋
綜觀本書,雖然多為自傳性的回憶故事及心得,而非學者式的架構整理。但也因此更真實的展現馬董從「專業執行」進入「管理整合」再進入「領導變革」的三段成長過程。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郭瑞祥
冠德為何可以一步一腳印,從零走到現在的規模?沒有祖產,更無天上掉下來的彩金,但一路走來一直鞭策自己努力再努力,努力服務客戶,努力蓋更好的房子以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我們老闆的經歷及故事,正點出公司的一點成功,是來自於大家的努力及他的超人意志。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馬銘嬭
冠德企業集團董事長。
一九三六年生於山東平度。幼年時期適逢中日戰爭,少年時期,又遭遇國共內戰,被迫離鄉背井,於一九五○年隨部隊來台。在台灣接受陸軍官校教育,並取得淡江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學士學位、台大EMBA學位。
進入工商界以前,曾任軍職與公職。一九七九年,正式創立「冠漢實業」。初期以買賣建材為主,後轉型為建設公司,並更名為「冠德建設」。
冠德建設以正派經營、卓越品質立足於建築業。除了堅持建設品質,還提出獨步業界的「永久售後服務」,原工務部後來獨立出去,成立「根基營造」。二○○二年,更跨足服務業,成立環球購物中心 。
馬玉山非常好學,酷愛閱讀,對提升社會人文氣息深懷使命感,二○一四年,成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以推廣閱讀與建築教育為宗旨,期盼能盡企業社會責任,讓他鍾愛的第二個故鄉──台灣,成為更優雅有禮的美好地方。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所,曾任財經記者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
作品曾獲金書獎、金鼎獎、吳大猷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
2015/07/17
BGB406B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7x23cm
部分彩色
9789863207795
304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