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養

優秀不是靠運氣
優惠價
85
$255
優惠價
75
$225

優秀不是靠運氣

16歲提前錄取,18歲成為全美最年輕亞裔CEO,哈佛姊弟的教養祕笈首度公開

$300

書籍介紹

于巾幗夫婦的兩個孩子,女兒蕭宇琪文靜聽話,兒子蕭宇陽古靈精怪,愛玩愛哭,從小就給父母出了各種教養難題,但兩姊弟長大後表現同樣優異,16歲都由哈佛大學提前錄取,就讀哈佛期間,即取得資金,各別成立公司,先後休學創業。姊姊18歲獲得泰爾獎學金時,美國NBC譽為全美最年輕亞裔女CEO!

家長媒體都在問,怎麼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而且兩姊弟同樣出眾?

教出優秀的孩子,絕非偶然,靠的是:

計劃力、超高時間效率、主動學習力、挫折耐受力,以及先緊後鬆堅持力!

★計劃力
學習計劃趕不上變化?看別家小孩學什麼,也想學學看?
.計劃勝過變化!不跟別人攀比,不跟流行學才藝。
.用心觀察孩子,謹慎訂定可達成的目標,並嚴格執行。

★超高時間效率
孩子要做的作業、要學的才藝、要參加的活動那麼多,時間不夠怎麼辦?
.不問練習長度,只問學習成效。練習不在多,在準確度。
.功課愈快做好,就有愈多時間玩樂。

★主動學習力
怎樣啟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書是為自己讀,上大學不是最重要的,想上大學才是。
.比賽不是為了贏,是為挑戰自我!

★挫折耐受力
孩子再怎麼努力,成果還是不理想,久了會失去自信心?
.只要是發自孩子的意願及努力,即使失敗,也會轉為學習動力。
.成功不會按照預期的時間和形式到來。
.看重付出的努力,多於得到的榮耀。

★先緊後鬆堅持力
孩子還小,就別逼太緊吧?但升學考試愈近,孩子愈難管教,怎麼辦?
.小學教育,必須強勢。
.虎媽式教養,只適用小學階段,青春期孩子容易逼出叛逆心。
.中學以誘導教育、動機激勵,代替強制學習。

第一部 學前科學教育

1 保溫箱中的體弱娃娃
2 玩是最有效的學習
3 哭是最好的運動
4 乖不乖,決定在三歲
5 寶寶天生愛數學
6 閱讀神燈在哪裡?

第二部 小學強勢教育

7 小學教育,必須強勢
8 和小孩鬥法
9 習慣勝過說教
10善用多重記憶力
11高單位時間效率
12學音樂不等於學鋼琴
13冷門就是熱門

第三部 中學誘導教育

14青春期的良藥
15比賽的心理學
16成功的捷徑在哪裡?
17計畫勝過變化
18好學生,不想全力以赴
19一人三重奏樂團
20中西不同的畢業
21誰能進哈佛?

蕭家姊弟的成功,令人欣羨,但是作者在孩子背後的付出與教養方法,更是令人敬佩!

——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在看似嚴管勤教的教養原則背後,我看到的是作者的愛與用心。期待每位父母,都能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在書中找到最適合的教養方式。

——郭玉慧,《國語日報》副總編輯


作者結合了東方父母的期待與嚴格,以及西方父母的鼓勵與信任,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學習與省思,如何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更順利。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因材施教道理人人懂,但如何適性適才、拿捏分寸?作者透過精準觀察與分齡教育,將一雙個性大不同的姊弟,培養成同樣充滿學習熱情,不畏挫敗,毅力過人的優秀青年,本書絕對是天賦教養最好的參考與提醒。

——劉宥彤,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若你想看的是一本教育子女的祕笈,那你不會失望!若你期許的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好書,這本書更值一讀。

——劉軒,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者



結合中西教養的省思與學習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本校畢業的校友于巾幗,有一對傑出的兒女,各自成就不凡,她願意整理自己的教養經驗,出書分享,天下文化也積極配合,樂意發行,一本成功養育孩子的好書得以順利問世,相信可以提供給廣大父母寶貴的資訊。

每個孩子氣質天生,就像宇琪和宇陽這對姊弟,個性自幼大不同,為人父母雖然都愛孩子、也想為孩子好,但是教養方式需要因材施教,適時調整改變。這中間的拿捏,並不容易,相信也是許多家長非常困擾、想要了解的。

宇琪、宇陽先後獲得哈佛大學錄取,就學過程中又雙雙辦理休學,自行創業,還同時獲得法國政府二○一六年底頒發世界青年創業奬(Young Enterprise Initiative France)的殊榮,這樣的情形真是非常少見。相信許多父母在羨慕之餘,也很好奇,要如何教養孩子,才能培育出如此優異的子女。

巾幗在書中十分有條理的詳盡說明,恰好解開大家心中疑惑。宇琪早產、宇陽愛哭,兩個孩子出生的情形南轅北轍,這位全職媽媽在摸索中,也曾感到挫折與焦慮,但是她和先生共同確定了幾個重要原則,教養孩子順利成長,包括:第一點,父母立場一致,孩子得到來自父母的想法是相同的,不會混亂、也無法從夾縫或矛盾中,獲取「利益」。

第二點,建立孩子自由的界線,透過行為改變技術的增強與消弱方式,形塑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第三點,在學習方面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孩子全力以赴,享受每項挑戰過程中的樂趣,但是不以結果論斷自己。最後,則是給孩子空間,放手讓孩子嘗試新事物,鼓勵他們有勇氣去冒險。

教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家庭,也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我們無法全部複製他人的經驗,即便如此,也未必得到相同的成效。不過,從別人身上學習,卻能讓我們獲得一些啟示與方法。

巾幗夫妻在教養孩子上,結合了東方父母的期待與嚴格,以及西方父母的鼓勵與信任,我們看到宇琪、宇陽姊弟優異的表現後,除了敬佩巾幗伉儷之餘,也有機會重新學習與省思,如何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更順利。


先是母親,然後才是教育家!

劉軒(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者)

在閱讀《優秀不是靠運氣》這本書的過程裡,我一直能從于巾幗的文字間,深深感受到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與關心。

她不是那種我自己也懼怕的「虎爸虎媽」類型的教育家,而是理性與感性兼備的母親。於是她能理性的跟讀者們坦承,虎爸虎媽的高壓教育並不是沒有效,但等孩子大了,讀完小學了,可能就也沒有效了,所以並不是教育孩子的長遠大計。

而她的文筆也不失幽默,她提到從前帶兒女在游泳班學習時,從不會拿他們跟別人比較,因為女兒總是一次通過!沒什麼好比的。而小兒子則是次次都沒通過,她也不想比!

這樣的幽默與理性教育,也難怪作者的一對兒女,從小就拿遍大小獎項,除了在學業上表現優秀,在游泳、水球、滑雪、音樂這些課外活動上,也都表現得有聲有色。於是,兩姊弟也都先後在十六歲時,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

很多人提到哈佛,都會問我,當初怎麼進去的?

我的感受,也剛好和書裡提到女兒的哈佛經歷,不謀而合。在書中提到:「在華人父母圈中,時常聽到成績特優的超級學霸卻考不進哈佛,反而一些成績尚可、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學生,意外考進了哈佛。原因就在於,比起優秀的課業成績,哈佛更在意的是健全的人格發展。」

我的哈佛經驗,也正是如此。

我在紐約念史岱文森高中時,跟許多同學一樣,以哈佛為第一志願。但每年有將近四萬個學生申請哈佛,錄取名額卻只有兩千人,那時的我並不是最頂尖的學生,若以考試跟平常成績來看,我的機會絕對比那些超級資優生低上許多。

於是,當我申請上哈佛後,除了很多同學感到驚訝,我自己也曾納悶到底我是怎麼申請進去的。而這份不明白,直到我畢業多年,回到台灣定居後,才忽然得到了解答。

某一年,我接到了哈佛校友會的電話,他們問我願不願意幫母校在台灣進行學生面試?我一口答應後,就收到了來自哈佛入學部的資料,原本以為那是一份很嚴謹的審查標準建議,但上面卻沒有寫著大家想像的超高分數、背景要求,而是一段很動人的話:「很多人認為,哈佛是在『篩選』學生,但其實我們是在『追求』那些優秀的學生。」

確實,哈佛每年花上許多資金,走遍各地,包括美國最偏遠的地區,只為找尋優秀的學生入學。他們是主動的,並非被動、高高在上的貴族。哈佛入學網站上有句話,是這麼寫的:「我們力求找出最『能教育彼此』和『教育教授』的學生,也就是那些無論在大學或畢業後的日子,都能夠啟發人心的人。」

蕭家姊弟在進入哈佛後,得到了獎學金,成了優秀的青年創業家。我認為,哈佛的生活對他們一定有正面的影響,但來自他們父親母親的培養與教育,更是優秀的主因。
優秀,確實不只是運氣。但能讀到《優秀不是靠運氣》這本書,也算得上是我為人父親角色中的一個小幸運。

現在的我,也是一對姊弟的父親,對於兒女的教育,我也有期待和許多要學習的地方。所以在此,我想把這幸運分享給更多讀者,若你想看的是一本教育子女的祕笈,那你不會失望!若你期許的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好書,這本書更值一讀。

蕭峰 作者

畢業於中國清華大學電腦系,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赴加拿大留學,並取得電腦博士學位後,自己創立電腦網絡公司和著名教育機構。蕭博士以獨特且卓有成效的中西合壁教育方法,不但培育出兩個哈佛姊弟,也教育出許多優秀華人子弟,進入美加地區知名學府。


2017/01/20

BEP03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791538

240

346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