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絕大多數的父母只是一窩蜂逼著孩子學琴,彈得不如鄰居的孩子好就說他們不夠認真努力。其實每個孩子天生興趣不同,天賦也不同……

對於華人來說,似乎學音樂等同於學鋼琴,成千上萬的父母,迫不及待的開始給孩子上鋼琴課。事實上,學音樂不等於學鋼琴,有音樂天分的孩子,也不一定有彈鋼琴的天分。更重要的是,比較各種西方樂器,學鋼琴除了感覺特別高雅之外,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樂器,不但學費特別貴,由於學鋼琴的人多,在各大音樂競賽中,鋼琴是最難出人頭地的樂器。
十五年前,我也和一般的華人媽媽一樣,總覺得鋼琴是不可不學的才藝,就送宇琪去上鋼琴課。直到數年後,我才發現宇琪根本不適合彈鋼琴。
宇琪從小做什麼事都主動認真,就拿學鋼琴來說,她總是努力練習,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宇琪鋼琴已經彈得很不錯了,但做媽媽的我知道,她在鋼琴上的付出及回報不成正比。就這樣成效不彰的埋頭苦練了幾年鋼琴,我一直在暗中琢磨研究,到底為什麼宇琪的努力不能完全發揮出來,直到她開始彈較艱難的鋼琴曲,我才逐漸明白,與其說她沒有彈鋼琴的天分,不如說她天生身體條件不合適。
每個鋼琴老師都知道,到了高級的曲子,常有急速彈奏的八度連音,如果天生手掌小,氣力不足,再怎麼練,也不可能彈出曲子的效果。宇琪正是這樣,她的手掌張開,勉強可以碰到八度音,再加上天生骨架小,手沒什麼力氣,彈鋼琴時很難彈出音樂「強」(forte )的效果,更別說什麼其他的情感表現。
在我終於研究出問題癥結後,特意找了一天,和宇琪商量討論:「宇琪,媽媽覺得你的手太小,不適合彈鋼琴,接著學下去,可能也很難有所突破。如果你喜歡音樂,不如改學小提琴,小提琴有大小不同的尺寸,可以按照手的大小來選擇。小提琴也不需要像鋼琴那樣用力大聲的彈奏,是屬於柔美的樂器,比較適合像你這樣身型嬌小的女孩子。」
女兒乖巧聽話,立刻點點頭說:「媽媽,我改學小提琴後,還可以參加溫哥華青年交響樂團,和朋友合奏音樂,應該會比自己一個人練鋼琴更有趣。」就這樣,我們決定放棄鋼琴,改學小提琴。
學音樂是有互通性的,由於多年的鋼琴基礎,宇琪對識譜、樂理,以及曲子的表達都很熟練,改學小提琴,只需要將拉小提琴的技巧學會,便可以突飛猛進。宇琪於是整整一年沒有拉任何曲子,只是不斷練習枯燥的音階及技巧。正如我們所預料,一年之後,宇琪的小提琴演奏有如破繭而出的蝴蝶,生動優雅,很快便考入溫哥華青年交響樂團,並出乎大家意料,以新入團黑馬的氣勢,一舉贏了圑內舉辦的協奏曲競賽,成為首席小提琴手,還贏得與樂團獨奏的表演機會。
先生和我高高興興的為宇琪買了漂亮的禮服,並且將表演實況錄下來,放在Youtube 上,沒多久就有上萬網友觀賞,宇琪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這樣的快樂,是多年苦練鋼琴所得不到的。
「因材施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原則,但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以學習音樂為例,絕大多數的父母,只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學鋼琴,學得不如鄰居的孩子快,彈得不如鄰居的孩子好,就說他們不夠認真努力。其實每個孩子天生興趣不同,天賦也不同,父母應該認真觀察孩子學習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樂器。
【書籍資訊】
摘自《優秀不是靠運氣》
數位編輯整理:廖佩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