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很笨,我不會做這個數學題目。」孩子老說「自己笨,不會做」,有可能是偷懶逃避學習的訊號。要怎麼看出孩子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呢?
編按:于巾幗夫婦的兩個孩子,愛玩愛哭,從小就給父母出了各種教養難題,但兩姊弟長大後表現同樣優異。本篇中,他們分享,教出優秀的孩子靠的是:計劃力、超高時間效率、主動學習力、挫折耐受力,以及先緊後鬆堅持力!
我的小兒子宇陽,從小就不把聰明用在學習上,反而想方設法偷懶,且時不時胡鬧耍賴,令我這個做媽的,不得不隨時準備接招,反制宇陽為了偷懶而變出層出不窮的花招。
宇揚不只練鋼琴要跟我鬥法,課業學習也隨時找機會與我過招。語文能力的學習,多練習幾次就容易見效,還算好解決,真正麻煩的是像數學這樣理解性的學科。如果孩子頑劣的說自己不懂,又故意做錯,那才真是令人頭痛。
宇陽學數學時,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很笨,我不會做這個數學題目。」因為他發現只要說不會,就可以做簡單的題目,好做又好混;反倒是一直做對,就要學更難更多的數學題。所以,向來以偷懶玩樂為最高目標的宇陽,很快就發現說「自己笨,不會做」,才是最有效的逃避方式。
由於教宇琪時,我已經有過同樣的經驗,為了確定宇陽是耍小手段,企圖偷懶,我刻意將難易不同的數學四則運算題,交錯給宇陽做,沒幾次,小小的宇陽就被我搞糊塗了,漏出了馬腳。原來這些相關的四則運算題,他早就會了,只是在裝傻,不想學新的。
「宇陽,你每天反正要花半小時學數學,如果認真的學,每天都可以進步;相反的,如果你每天混,只想做簡單的題目,也要花半小時,但卻沒辦法進步,只是每天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宇陽明白自己偷懶的小伎倆被媽媽識破,也漸漸理解,若是再不思進取,對自己的學習也沒半點好處。
懶惰愛玩是人的天性,不明世理的小學生,更是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總要他們過枯燥的學習生活。而腦子靈活一點的小孩,自然會「亂用」他的小聰明,抓住父母疼愛他們的弱點,不厭其煩的與父母鬥法,滿足貪玩的本能。
父母必須洞悉孩子的逃避心態,才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主導家中的「親子過招」。不然就只能連孩子設的局都還沒看清,就高舉白旗,敗下陣來。輸了「親子過招」事小,但卻從小給孩子養成了敷衍的習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書籍資訊】
摘自《優秀不是靠運氣》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