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何必因為害怕被別人誤會而等待理解。東家的柳樹矮一點,不必向路人解釋本來有長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樹高一點,也不必向鄰居說明自己並沒有獨佔占風水的企圖。
理解
大家總是喜歡喊一個口號:「理解萬歲。」這是一種非常希望別人理解自己,卻又常常不被理解的弱者在向社會呼籲。
但是,理解並沒有那麼重要。
何必因為害怕被別人誤會而等待理解。現代生活各自獨立、萬象共存。東家的柳樹矮一點,不必向路人解釋本來有長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樹高一點,也不必向鄰居說明自己並沒有獨佔占風水的企圖。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新事。
出一個高招,大家又立即理解,那也不是高招。
沒有爭議的行為,肯定不是創造。
沒有爭議的人物,肯定不是創造者。
如果眼巴巴地指望眾人理解,創造的純粹性必然會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回想一下,我們一生所做的比較像樣的大事,連父母親也未必能夠理解。父母生育了我們卻理解不了我們,這便是進化演化。
反過來,我們也不必羞愧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理解。
一切魅力,都與或多或少的不理解有關。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太少、太少,這是我們生存的懸念所在。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進發的樂趣。
如果真有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趣。人生,也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沈沉悶的重復。如果那樣,又何必辛辛苦苦地來折騰一遭?
定型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變得無限精彩,精彩得遠遠超出他自己和旁人最大膽的預期。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定型,難於精彩了。
第一種是「常規定型」,而一切常規定型大多是平庸定型。這種定型,一般由家長和教師為主角,以既成的社會職業和高級職員為範本,使大量前途「無可限量」的年輕人早早地被「限量」,而且越限越嚴重,成了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
第二種是「成功定型」,而一切成功定型大多是機謀定型、排他定型。這種定型,一般以生存技巧為藉口,以壓倒他人為目的,使大量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早早地學到了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登上一個個台階,卻終生不再與大善、至善真正結緣。
這兩種定型,都會讓定型者和被定型者高興很久。但他們不知道,任何定型都是對生命唯一性、獨特性的剝奪。所定之型是共通的、公用的、機械化的,可大量複製的,而生命的高貴本質卻不是這樣。
用一個成語來說,他們讓活潑的生命「削足適履」了。那個履,也就是鞋子,是定制的,批量生產的,可以套在千萬只腳上,但不適合你的腳,因此必須殘酷地裁切你的腳。不錯,你有了鞋,但失去了健康的腳。失去了健康的腳,當然也就無法踏入能讓生命走向精彩的神秘祕通道。
在那條神秘祕通道上,除了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一切都不確定。日日夜夜都在不斷選擇,年年月月都有不同風景,走出一程,又走出一程……。
摘自《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