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把「我」看空,也就是放棄對「我」的執著。這是精神的一大解放,心靈的一大解脫。
編按:《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歸結一生修行的作品,他以年年月月叩問的大地,無懼泥步漫漫而未有窮盡。本文中,他分享「無我」,是一種宏觀思維的自然導向,所謂「安分守己」,就是在他人的縫隙中尋找我是誰。
「無我」,是一種宏觀思維的自然導向,但對社會上的多數民眾來說卻很難達到。多數民眾,願意過「安分守己」的尋常生活。所謂「安分守己」,就是在他人的縫隙中尋找我是誰。
但是,既然是「他人的縫隙」,就會時時碰撞到他人,一碰撞,就必須守護自己的生存空間。然而他人也都在這麼做,於是摩擦不斷,衝突不斷,煩惱不斷,嫉恨不斷。環視日常生活,從官商高層,到鄰里市井,莫不如此。誰都想「安分守己」,卻誰也做不到。
民眾中那些能力較強的人,不滿足於「安分守己」,想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環境。他們很可能成功,但也隨之產生與他人更尖銳的衝撞。這就是說,本想守著「我」而跋涉人生,卻總會遭遇叢叢荊棘。本想抱住「我」而不騷擾別人,到頭來還是傷痕累累。
因此,守著「我」、抱住「我」,都沒用。唯一的出路,是把「我」看空。把「我」看空,也就是放棄對「我」的執著。
這是精神的一大解放,心靈的一大解脫。「無我的空境」,是世間人生的最高境界。
無我,讓自己由世俗之人變成了天地之人,騰身界外,氣度悠悠。無我,讓自己放逐了年齡,放逐了履歷,放逐了身分,成了一個不會衰老,不怕搜索,沒有上級,沒有下級的全然通脫之人。
無我,讓自己沒有親信,沒有閨蜜,沒有同黨,沒有幫派,成了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九域之外無仇怨」的徹底開放之人。
無我,讓自己無避損失,無避病痛,無避死亡,成了一個能夠面對一切禍害而不會逃的大勇大健之人。
無我,讓自己看淡專業,看淡地域,看淡血緣,看淡國別,成了一個翱翔天極而不覺陌生的融合萬方之人。
「無我空境」,清清朗朗地成了天地元氣的流蕩之境。這就像未被霧霾汙染的天宇,看似不著一物,卻讓萬物舒暢。
【書籍資訊】
摘自《泥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