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相隔3年,錢復又完成第四冊回憶錄。錢復的第四冊回憶錄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示範。除了做慈善、幫助需要幫助的貧苦窮殘者,錢復發揮了退休前的外交官專業,持續在兩岸及國際外交領域上,為中華民國發聲,為兩岸和平交流做出貢獻。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出版者的話
退休後的歲月依然奉獻
—錢復院長的最佳示範
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監察院前院長錢復先生於2020年5月出版回憶錄第三冊《錢復回憶錄.卷三:1988~2005台灣政經變革的關鍵現場》,他完成了70歲退休前的公職生涯總記錄。錢復以回憶錄的撰寫,盡了一位優秀公職人員的責任:以文字見證台灣政治、經濟與外交,從艱難的1970年代到民主轉型之痛的2000年,足可為全民認真思考的珍貴記錄。
相隔3年,錢復又完成第四冊回憶錄,記錄他自監察院長公職卸任後的生活。他曾自述70歲退休後,自覺身體和精神狀況仍在最佳狀態,可以繼續工作,因而接受了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的邀請,擔任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共16年,將退休後的人生回饋給台灣社會。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台灣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20),進入21世紀後20年,醫藥發達,衛生與飲食環境都比上一世紀進步,65歲退休後的人生,如無意外,都有機會超過20年,如何善用這第2、第3人生,錢復的第四冊回憶錄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示範。除了做慈善、幫助需要幫助的貧苦窮殘者,錢復發揮了退休前的外交官專業,持續在兩岸及國際外交領域上,為中華民國發聲,為兩岸和平交流做出貢獻。
錢氏一家三傑,遠見雜誌在1986年7月號時任總編輯、現任董事長的王力行曾這樣形容「一個曾是最年輕的中央銀行副總裁(錢純),一個是唯一與父親同榜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煦),一個曾是最年輕的新聞局長(錢復)。」30年後,遠見峰會頒贈「君子科學家獎」予錢煦(2019)、「君子外交家獎」予錢復(2021)。他們在專業上做到頂尖,他們的人生,尤其是一字一句寫下的回憶錄,則是君子表率。
2023年8月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