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指一個人若表現不好,他人對其惡感也會跟著放大。就像一幢有破窗的建築,如果不修繕,可能會有人打破更多窗,最終整間房子被占領或縱火;相反地,「月暈效應」(Halo Effect)是指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好感會遠高於實際表現。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還包含外圍的暈光。
我帶學生到德國學習時,都被親友吩咐買「百靈油」回家。詢問德國姊妹校的師生,竟然無人聽過這種東西。
我打開網路圖片,馬修老師一眼看到德文名稱 China Oel,大笑問我:「你們為何來德國買中國油呢?」
我定睛一瞧,罐子上面真的注明 China Oel 兩個大字,連忙上網搜尋,發現這個產品的調製方法,竟是德國老闆在中國學會的。它的成分簡單,就是純薄荷油。臺灣也有類似產品,但價格不到一半,更沒有臺灣人瘋狂搶購。原因很簡單,臺灣人相信德國人對品質的堅持。
原來,有個臺灣老闆在九○年代參加慕尼黑的醫療用品展,發現了一個賣 China-Oel 的有趣攤位。令人詫異的是,這個純薄荷油產品有一個東方名字,但卻是柏林製造。這個臺灣老闆覺得有商機,洽談代理權,但一開始「中國油」在臺灣的銷售很平淡,於是老闆將「中國油」改名為「德國百靈油」,結果銷量暴增,自二○○○年以來,德國已經銷售超過五十萬瓶「百靈油」到臺灣──是的,臺灣是「百靈油」最重要的外國市場,絕大多數的「百靈油」都是臺灣人買的。
然而,德國產品真的一直獨享令譽嗎?其實不然,「德國製造」曾是劣質品的代名詞。十九世紀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農業國,仍在追趕階段,製造水平令人不忍卒睹,因此英國在十九世紀末,要求德國進口貨必須有「德國製造」的標誌,提醒英國人小心這些「爛貨」。
物換星移,今日「德國製造」成了品質保證,甚至在消費者心中被烙上神化的光暈,這一層光暈在心理學上稱為「月暈效應」(Halo Effect),例如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好感會遠高於實際表現。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還包含外圍的暈光。就像代理「百靈油」的臺灣老闆知道,德國產品在臺灣口碑最好。無論是汽車或保健食品,「德國」兩個字產生「月暈效應」,雖然價格高一點,消費者還是會買單。
然而,也有一個和「月暈效應」剛好相反的效應,稱為「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是指一個人若表現不好,他人對其惡感也會跟著放大。這在犯罪學上稱為「破窗效應」,就像一幢有破窗的建築,如果不修繕,可能會有人打破更多窗,最終整間房子被占領或縱火。
每個人各有天賦,但因為心態差距,以致在別人心裡會放大為「美麗的月亮」或是「殘破的窗屋」。然而,「美月」與「破窗」的差距其實並不大,就像現在德國製的手機,幾乎用的都是臺灣的晶片,像這樣「Taiwan inside, Germany outside」的手機,因為外觀加上德國的設計美學,售價可以比「Taiwan inside, Taiwan outside」的手機多一倍。
臺灣正處在「美月」與「破窗」的臨界點,再加幾分,我們就是被放大為「有價值不用談價格」的「美月」;再扣幾分,我們就會淪為「沒有價值被砍價格」的「破窗」。一點點的距離,德國補上去了,新加坡補上去了,韓國從汽車到電影,也漸漸補上去了。
一點點的距離,臺灣,補不補?這個答案,很難回答,但似乎我們的上一代還留著很多破窗要下一代來修補。
國家的破窗需要很多人、甚至很多代來補;但是個人的破窗,卻只需要一雙手來補。如同二○二○年的臺灣總統大選,我們可以發現同個候選人,只不過一、兩則新聞,就可以在「美月」與「破窗」間一夜翻轉。
在品牌的世代,如果你覺得自己得不到肯定,別氣餒,我們可以學習二十世紀的德國,將自己的破窗一扇扇修復,然後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人人追捧、無所不靈的「百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