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圍棋皇帝」曹薰鉉《突圍思考》指出,問題不是問題,缺乏解決問題的意志和思考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名為生存的生命現場下著屬於自己的圍棋。如果每天下一顆棋子,那麼現在我們的棋局進行到哪裡了呢?還處於布局階段、抑或已經進行到一半?是不是快走向最後的決勝關鍵了?
我偶爾會這麼想:如果把人生萬種複雜微妙的問題代入圍棋盤上思考,會發生什麼事?儘管有點困難,但應該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吧?
圍棋是連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展開對局,首先得在腦海中畫好棋盤,並制定獲勝的計畫。過程當然不會像一開始所設想的那般順利,因為對方也會為了獲勝,同樣周密地制定計畫。所以我們在棋盤上會不斷地遭到截擊。有時會出現意料之外的難題,令人走投無路;有時為了生存,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疑問,棋盤正是每一步都攸關生死的地方。
從這個意義上看,所有職業棋士都是解決九死一生問題的高手。基本上,我們看待世界就是任何問題都有解決辦法,因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碰上無數難題,最終也看到解決它們的方式。就算有時連自己都辦不到,但即使不是自己,也一定有人能解開。因此,如果把世事當作棋盤,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只要緊抓問題不放,擁有無止境的韌性即可。
這種韌性,就是思考。認為可以解決的積極態度、一定要解決的意志,以及摸索解決方法所需的所有知識和常識、系統性思考、創造性的想法等,我想把涵蓋這一切的概念稱為「思考」,或「圍棋思考法」,因為它們都是圍棋棋手所具備的心態。
如果世事盡如棋盤,則生活中一切的問題都是可解決的。眼下也許根本看不出一絲頭緒,似乎愈碰觸愈惡化,一旦施以意志,必有解方。當然,那個解方並不總是帶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算不是最好的方案,依舊要盡力而為;再不行,就要選擇第二種方案。有時做出讓步和妥協,或者徹底放棄,轉移到其他目標,也是一種解方。
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不能像接受晴天霹靂似的,而是要自己主導。很多人遇到問題不積極應對,而是迴避、躲逃,在努力解決問題之前,就疲憊不堪地接受了命運。用圍棋來形容,就是在面臨危機時,毫無想法地隨處落下棋子。
圍棋棋手絕對不會這麼做。即使面對讀秒的壓力,也堅持思考下一招;就算是已經預見結局的棋局,在認輸前也要一步一步地力挽狂瀾。如果使不出絕招,就要尋找妙招;如果連妙招也沒有,那究竟要使出爛招或者不入流的招數,也要在奮力思考後自己做出選擇。
圍棋是一種具有目標、邏輯與遊戲規則的運動。圍棋棋手的思考可說是一種智謀:制定戰略、戰術,加以布局,不斷審度形勢,一步步慎重地落下棋子。
圖片來源:pixabay
圍棋是決定勝負的遊戲,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挑戰,都要想盡辦法克服。有時被逼到懸崖邊,有時還會掉進陷阱裡掙扎,有時也會因為自己犯的錯誤而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即便如此,目標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為了勝利竭盡全力、戰鬥到底。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名為生存的生命現場下著屬於自己的圍棋。如果每天下一顆棋子,那麼現在我們的棋局進行到哪裡了呢?還處於布局階段、抑或已經進行到一半?是不是快走向最後的決勝關鍵了?
無論身在何處,人生的圍棋只要自己不認輸或把棋盤全部填滿之前,就沒有所謂的結束。無論現在面臨何等危機,都有扭轉的希望。按照圍棋教導我的來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思考,答案必現。哪怕是當初未能解決的問題,事後回想起來,也會發現確實有意外的解法。
問題不是問題,缺乏解決問題的意志和思考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問題。圍棋中「沒有辦法」的辯解是行不通的,失誤和機會都是自找的。也正因此,勝利非常刺激,失敗也非常痛苦,成長亦從中而來。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考驗,只有思考的力量才能幫助人們有意義地度過它。我認為這個過程才是發現自我、尋找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