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類文明》這本書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解析人類的大歷史,闡明生物機制如何形塑人類文明、如何塑造了世界史。作者達奈爾是經常在英國媒體現身說法的生物學家,他的前兩本著作分別獲評為「年度新思維圖書」、「年度頂級歷史書」。
文/林榮崧,天下文化編輯部顧問
人類基因的遺傳密碼出錯,如何影響了許多國族的命運和文明發展?例如,維多利亞女王身上的罕見基因突變,何以造成一個世紀後,歐洲各個當權王朝陷入災難,甚至俄國沙皇垮台、列寧崛起?有一種在靈長類演化早期已失去功能的基因,如何在大航海時代扮演決定性角色,並且催生了全球最惡名昭彰的黑幫?
病原體所滋生的地方病和流行病,與美國獨立革命、海地奴隸起義,居然息息相關?為什麼廣袤的非洲內陸會稱作「白人的墳墓」,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歐洲列強殖民?
腦細胞網路所產生的認知偏誤,屢屢在歷史事件和現代政治上,起了關鍵作用。例如,哥倫布始終認為自己是抵達了東方、而不是新大陸,這種認知偏誤影響了歐洲的地理觀,導致後續殖民主義的興起。認知偏誤也讓如今的英國、美國、還有許多其他地方的政治局勢,都逐漸走向兩極化。
人腦比起其他動物的腦袋更容易中風和癲癇,也更容易讓某些植物成分搞得精神錯亂,例如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鴉片。這些植物成分的影響,也都曾經攪動了歷史走向,最著名的就是兩次鴉片戰爭。
《人類文明》這本書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解析人類的大歷史,闡明生物機制如何形塑人類文明、如何塑造了世界史。作者達奈爾是經常在英國媒體現身說法的生物學家,他的前兩本著作分別獲評為「年度新思維圖書」、「年度頂級歷史書」。
達奈爾一針見血指出:「人類高雅的文化與社會,不過是給既有的動物本性,罩上一層薄薄的外衣。一旦開始爭奪資源與性……人類和其他野獸常常並無不同。這些原始的動力,在歷史的各個層面無所不在──從一般家庭與家族結構,到各皇室王朝竭力維持血統純正的用心……」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皇帝龐大的後宮與太監編制、為什麼是嫡長子享有爵位及宗族繼承權、為何總是有某些政治家族大權在握、家族企業屢見不鮮的根源。
《人類大宇宙》的作者、微生物專家馬錢特,推崇說:「這是你從未讀過的歷史,且看故事大師達奈爾扣人心弦、熱血沸騰的描述。」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