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臉部辨識技術的濫用不僅限制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還可能導致對少數群體的歧視和迫害。
AI監視限縮公民自由
臉部辨識帶來的影響是從個體開始,可能改變某個人的人生軌跡,例如帕克斯、瑪吉德,或是世界各地許多被攝影機拍到的無名行人。但愈來愈清楚的是,這些系統產生的後果對所有的社區都帶來了漣漪效應,限縮世界各國城市居民的自由和能動性。
在奈洛比和康培拉,華為公司的球型攝影機就像發亮的黑色棒棒糖,掛在繁華街道兩旁的路燈上。在柏林的南十字車站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雷蒂羅車站,這些機器眼睛正一眨也不眨的觀察著搭火車通勤的人。在德里和香港,攝影機監視著公立學校裡的孩童。在約翰尼斯堡,即使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和屠圖主教(Desmond Tutu)長大的維拉卡茲街上,也有攝影機在站崗。在中國,警方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國民資料庫,囊括超過十億人的臉孔,公民必須集體接受辨識。
2021年1月26日,當印度在慶祝第七十屆國慶日,一群愛國者乘著交通工具陸續出現,從新德里的邊緣湧進市中心。成千上萬的農民一邊開著拖拉機或騎著馬,從辛胡、蒂克里和加吉浦等小鎮或村莊過來,一邊揮舞著印度國旗。他們要抗議中央政府頒布的限制性新農業法,爭取自己的生計,乃至於家人的生存。
與此同時,數千名卓越有功的軍人騎著裝飾華麗的駱駝,在地上一整排的軍用坦克和天上呼嘯而過的噴射機伴隨下,沿著首都市中心的國王大道往前邁進。
農民衝破警方的路障,打破了平和。他們開著拖拉機衝撞旗桿,破壞公物。在他們這麼做的時候,數百支閉路電視攝影機正監視著他們,分析他們的臉孔。
警方氣勢凶狠的迅速趕到,釋放催淚瓦斯,拿起棍棒和警棍往前衝。在接下來的幾天,警方明確表示,這次的擾亂行為會有一些後果。當時的德里警察局長說:「我們正在使用臉部辨識系統,藉由閉路電視和資料影片的幫忙來找出涉案者。沒有任何肇事者能逃過制裁。」
最後有將近兩百個人因為參與那天的抗議,遭到指認並被逮捕。
中國政府是臉部辨識技術最重度的使用者,不只是當地政府、私人地主和業主,執法單位更是廣泛部署這項技術,用來辨識全國各地值得關注的人士。之前中國各地有反對封城的示威抗議,當權者就用臉部辨識軟體找出抗議者,到家中逮捕他們。這套臉部辨識軟體還被中國政府納入一套很全面的科技系統,用來限制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社區,完全描繪出一個省分如何受到科技極權主義的禁錮。中國學術界和軍方研究機構正採用跟西方國家一樣的方法,從網路上搜刮訓練資料,為區域監視系統的架構提供資訊。
中國政府也把這套監視基礎建設輸出到海外。烏干達在2021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幾個月前,長期在康培拉爭取公民權利和數位權利的運動人士穆卡薩(Dorothy Mukasa)發現,中國電信巨擘華為推出大規模的監控系統,使用臉部辨識和其他人工智慧軟體,聲稱這麼做是為了在她的國家打擊犯罪。
穆卡薩多年來不斷追蹤更大規模的公共場合監視系統,而烏干達政府斥資約1億2600萬美元購入的這套AI軟體,是其中的一部分。臉部辨識技術的問題很特殊,由於它不受管制、不負責任,又不透明,種種一切都讓穆卡薩如坐針氈,而烏干達的長期領導人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正準備競選自1986年以來的第六任總統。
在穆卡薩看來,臉部辨識技術是一個沒有相關技術或倫理標準的黑盒子,會帶來權利的濫用。她害怕政府會使用AI監視軟體壓制公民的言論自由,並限制在公共場合集會與結社的自由,尤其是公民表達反對意見的時候。她擔心這種公開的辨識行為會讓運動人士躲起來。
穆卡薩在工作中一直看到的是:監視的概念被當權者偽裝成國家安全。說到底,只有一般民眾的能動性遭到限縮、權利遭到踐踏。她告訴我:「考量到中國在監視方面的歷史,每個烏干達人都應該要擔心。畢竟,我們都知道中國政府如何在國內進行監視行動。我們不能信任中國政府,讓他們在烏干達提供監視服務。」她也擔心烏干達的黑人臉孔會被用來進一步改善中國的監視系統,就像是新版但扭曲的殖民資源開採一樣。
在選舉前幾個月,也就是2020年的11月,真名為森塔穆(Robert Kyagulanyi Ssentamu)的反對派領袖瓦恩(Bobi Wine),被當局以違反新冠肺炎規定為藉口而逮捕。這次的逮捕在全國各地引發一波暴動和抗議。在與警察衝突的過程當中,至少有45名年輕人死亡。警方發言人證實,他們使用華為提供的閉路電視技術,結合車牌讀取系統和臉部辨識技術來識別抗議者,追蹤數百名嫌犯,最終逮捕他們。
隔年1月,雖然瓦恩和團隊聲稱這次的選舉有舞弊,穆塞維尼仍再次當選。穆卡薩繼續提倡烏干達公民的隱私權,並對無責任的監視提出警告。
政府的誤用與濫用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能拿來規範國家該如何使用臉部辨識技術,針對私人監視提供民眾保護的法律也很少。歐盟的人工智慧法草案是第一個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法案,提議在公共場所禁用臉部辨識技術,雖然可能會納入例外情況,例如尋找失蹤兒童、危險罪犯和恐怖份子。美國一些城市也要求警方暫停使用臉部辨識技術。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聯邦法律能限制使用臉部辨識技術。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公民慢慢開始在法庭上質疑AI技術的用途,創造早期的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