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投資的底層邏輯》是一部啟發性的投資指南,融合作者20多年經濟與投資經驗,深入剖析巴菲特、蒙格、史雲生、達利歐等市場巨擘的成功秘訣,幫助投資人在混沌世界中找到正確投資方向的股海明燈。
證交所統計,截至 2024 年,台股投資人累積開戶數破 1,300 萬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參與股市,不少人看見「少年股神」短期內獲得巨額利潤,也跟著積極投入投資行列,使得近年來台股交投熱絡,幾乎成為全民運動。
不過買股致富真的如此容易嗎?其實不然。市場上風光一時的少年股神所在多有,但真正能長期投資成功的投資人卻屈指可數。為什麼都是投資,有人每天盯盤,心情隨著績效起伏,有人卻能抱著股票高枕無憂?這就是本書試圖要告訴你的事。
投資不能只懂數字、看線型。投資大師蒙格曾說,世界的運作方式不是由單一視角或單一學科決定的,投資世界牽涉到經濟、金融、物理、歷史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因此想做出高品質決策,就必須探索投資世界的底層運行規律。
本書集結作者 20 多年的經濟洞察與投資管理經驗,從投資領域的「奇特現象」出發,潛心研究巴菲特、蒙格、史雲生、達利歐這些市場先行者為何能獲得非凡的長期成功,並從機構投資人的角度探討主權基金、退休基金如何能在複雜的市場當中立於不敗之地。
另外,書中還點出七種投資人必須掌握的思維模式:
★ 歷史思維:孫正義的時光機理論,讓他可以超前發掘投資機會。
★ 週期思維:掌握週期震盪,就能提前預知經濟走勢。
★ 長期思維:持有基金短於三個月,90% 會虧損;持有超過一年,90% 會獲利。
★ 網路思維:透過五種網路思維,判斷某事件的市場影響,有利投資決策。
★ 心理學思維:認識群體的非理性特徵,了解市場為何沒有效率。
★ 價值思維:巴菲特的股權思維、安全邊際、市場先生與能力圈理論,正是價值思維的四大展現。
★ 需求思維:優秀的企業滿足消費者需求,卓越的企業創造消費者需求。
在動盪與變革的全球化時代,投資面臨的不確定性與複雜性日漸增加,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適應變化萬千的市場環境。《投資的底層邏輯》這本極具啟發性的投資指南,正是幫助投資人在混沌世界中找到正確投資方向的股海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