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對話中,我們往往專注於解決表面的問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溝通品質的底層邏輯。崇義老師2025最新力作《你的問題不是問題》引導我們拆解問題、重塑對話結構,讓每一次交流都更具深度與意義。對話不僅是一場探索,更是一種自我覺察的練習——當我們能夠保持穩定,覺知當下,便能開啟清明而深刻的溝通旅程。
敬愛的讀者:
在與人對話時,你是否常常不知如何回應對方的提問?你是否想方設法試圖替對方解決問題?你是否急著反駁對方的觀點?
長耳兔心靈維度創辦人、薩提爾模式溝通名師李崇義繼暢銷書《冰山對話》後最新力作,深入探索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教你用最簡單、直觀的方式,調整應對姿態,跳脫回話慣性,看懂每個問題背後真正的底層邏輯,讓你立足在很好的對話起點,與人談話遊刃有餘。
這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對話法則,也是值得一讀再讀的薩提爾模式應用指南,誠如美國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說過:「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回應問題才是問題。」
崇義老師藉由多年來深入研究薩提爾模式的心得,以及帶領眾多工作坊的經驗,引導你看懂每個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帶你討論如何拆解、建構一段深刻、高品質的對話,不迴避、不壓抑、不爭執、不對立,打造新的對話迴路,達成對話真正目的。
在《你的問題不是問題》這本書中,崇義老師細解「OMIYA」對話路徑的運用:設定目標(Objective)、討論方法(Method)、強化意圖(Intent)、連結渴望(Yearning)和自我覺察(Awareness),並提醒要謹記「6不1要」:不說道理、不解釋、不給答案、不提供建議、不預設立場、不質問和要留下回應路,學會這些對話訣竅,讓你溝通無往不利。
崇義老師說:「對話是一種冒險與探索未知,保持自身的穩定並覺知當下自己的狀態尤其重要,這不但影響對話的品質,更會讓這段探索旅程呈現深刻、清明的感覺。
「一段深刻或高品質的對話重點在於激發當事人產生未曾想過的念頭、未曾體驗的感受,或是重新思考現在的觀點是否合宜。它們總是默默浮現在一大片曠野,來自於未知,結束在覺知。
「如果眼前的當事人糾結在如何解決他人的問題時,我們要適時找機會將課題拉回當事人身上,才能幫助他們看見黑夜裡的一點星光。」
期盼各位讀者都能挖掘出隱藏在對話中的底層問題,找到適合的回應模式,打造高品質、有效益的對話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