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語氣與態度,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重要的必修學分。

先生要帶兩歲半的兒子出門,站得直挺挺的對兒子說:「要穿外套,不然不帶你去。」兒子很擔心爸爸不帶他出門,一直哭著說:「我要去!我要去!我要去!」兒子越哭,先生的火氣就越大,更大聲的喊著:「要穿外套,不然不帶你去。」我知道兒子無法理解「穿外套=可以出門;不穿外套=不能出門」的邏輯,聽到「不帶你去」,就一直哭,隨著他的哭聲越來越大,先生也越來越不耐煩。
我拿著外套蹲在兒子面前,直視著兒子的眼睛,指著外套說:「穿外套,出去玩?還是不穿外套,不出去玩?」我認真看著兒子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用詢問的語氣問:「穿外套,出去玩?不穿外套,不出去玩? 選一個。」兒子終於停下哭聲,眼帶淚光看著我的眼睛說:「穿外套出去玩。」於是,我幫孩子穿上外套,兒子擦乾眼淚,跟先生出去了。
回家後,先生抱怨為什麼同樣一句話,我說孩子就會聽,他說孩子還是繼續哭。我回答:「態度問題,你用跟人幹架的方式談,別人就會防備,怎麼會去想你說的話。」
我常常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總是大罵:「有什麼好哭的?」「幹嘛哭?」「愛哭鬼!」我也看過在旁邊一臉冷漠,等孩子哭夠的人,「反正哭累了就不哭了!」我想每個人都無法接受一天到晚用哭處理事情的人,只是,我們用哪種態度面對別人處理情緒,處理完情緒之後想什麼辦法面對問題,這些後續的處理,才是重要的精髓。
我用哪種態度去面對? 我又用哪種語氣去商量? 這些才是重點。
我可以分享很多我跟孩子講的話,可是,不是每個父母講同樣的話,就可以跟我得到同樣的效果。我的語氣、我的態度,才是真正的關鍵。孩子跟大人一樣,你用什麼樣的態度與語氣,去跟他商量,便決定了他接不接受你的說法,也決定了他定義爸爸媽媽是找他碴、討厭他,還是關心他卻用錯方法。
說話的語氣與態度,可以練習
我從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她玩語氣、態度的遊戲,用餐時女兒不客氣的說:「爸爸給我水!」
餐後,我會問她:「如果同一句話,用不同語氣說會怎樣?」然後開始玩這個遊戲,用生氣的態度說:「爸爸給我水!」用甜蜜可人的態度說:「爸爸給我水!」用要打架的語氣說:「爸爸給我水!」用溫文有禮的語氣說:「爸爸給我水!」用小貓的語氣說:「爸爸給我水!」讓女兒體驗用不同的語氣說話,然後去問爸爸喜歡哪種語氣。
有時候,我們也會加入肢體動作,例如站成三七步說:「爸爸給我水!」用日本人奉茶的恭敬姿態說:「爸爸給我水!」像在演戲一樣,嚐試很多不同的態度與語氣,隨便一句話、隨時隨地都可以玩起來。
這幾年,隨著女兒越來越大,理解能力越來越強,我跟她的溝通也越來越短,當她用「盧」的方式跟我討玩具時,我只要輕輕的說:「妳確定妳用對語氣跟態度,在說服我買這個東西嗎?」
短短的一段話,女兒就會停下來,然後開始想該用什麼策略來跟我談,用什麼語氣、什麼態度、什麼說服點,是跟爸爸談比較有利? 還是跟媽媽談比較有利?我再也不需要罵她,也用不著喝止她,溝通變得相對簡單;而當我語氣不好的時候,女兒也會說:「媽媽,我知道妳這麼說一定有原因,可是妳的語氣讓我很不舒服。」
人與人之間都是一樣的,孩子面對願意好好跟他說的人,接受度也會增加,而大人面對孩子的狀況,不也是卡在孩子的態度跟語氣嗎?
語氣與態度,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重要的必修學分。
數位編輯整理:李依蒔,邱千瑜
Photo:daily sunn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