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解事者」的取材面向豐富,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機械原理、電器設備、法律.....都有深度文字的介紹。
一拿到「解事者」,兒子看了一眼就大叫:「啊!《如果這樣,會怎樣?》的作者!」因為他很喜歡我之前推薦給他看的Randall Munroe的科普作品,裡面有很多有趣的科普知識。
這回「解事者」更是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套句電視台名嘴的話,真箇是「從外太空到內子宮」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比方說「身體裡的各種袋子」這一張圖,就詳詳細細的列舉了身體中的每一個器官,把它們之間的關係解構、連接出來,而非用我們以前所熟悉的人體圖。
又如「地球表面」,它用各種「分佈圖」去解釋地表狀態「有很多樹的地方」、「有很多人的地方」...... 。兒子看了便問我:「媽媽,所以台灣人口密度非常高,排名世界前幾名對不對?」
台灣的青少年出版界一向有點「文勝科衰」,科普類的課外補充書籍較為缺乏、內容也大同小異,重複率高:人體圖、科學實驗、昆蟲動物、太空天文、恐龍......。但是「解事者」的取材面向豐富,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機械原理、電器設備、法律.....都有深度文字的介紹。比方「洗衣機」和「乾衣機」、「微波爐」、「照相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測量單位,還有「美國憲法」、「美國憲法號護衛艦」.....等等,內容包羅萬象。
而且本書承襲了作者一貫的風趣幽默語氣,讀起來樂趣橫生;加上非常詳盡的圖文解說,讓你絕對不會像讀一般科普書一樣,常常無法看懂文字敘述與圖表之間的關係。比方光封面的星空圖,它就以清楚的箭頭搭配細線讓你看到「太陽沿著這條路走」、「我們就住在這團星雲裡」代替專有名詞,讓讀者一目瞭然,果然是「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啊!
最後,硬殼精裝的印刷大方耐看,藍色繪圖細緻優雅,紙的質感很棒,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想要收藏的好書!跟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