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人稱「點子王」的大提家張正傑,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音樂家,更是一個特異的父親,非常享受「當爸爸的感覺」。他與鋼琴家妻子謝婉玲原本並不期待孩子,「意外」有了可愛的小金魚之後,大大豐富了他們的生活。

這本書展現了張正傑與女兒之間雙向的生命交流。因為女兒的誕生,啟發張正傑創造更多的音樂推廣及表演型式,例如出版給媽媽聽的「胎教音樂」、辦了「110cm以下音樂會」、「大提琴找新娘」音樂會等。

而張正傑給予女兒的,則是全然「藝術」的教養方式,強調生活即學校,在玩樂中學習,並尊重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讓她自由發展。

這是一本少見的由爸爸寫的親子書,提供從大處著眼的教養態度。不同的視角,值得所有父母參考。

推薦序1 他找到了新的情人   嚴長壽
推薦序2 一種無條件的關懷和愛 林蕙瑛
推薦序3 哇!孩子也可以這樣教 支藝樺

序曲

Part 1: 我當爸爸了!

1. 一個小留學生
2. 終於,我結婚了!
3. 婉玲懷孕了
4. 禍不單行
5. 胎教音樂會
6. 啊,你提早報到啦!
7. 堅持,就有奶
8. 獨特的滿月禮物

Part2 :生活即教育

1. 親情是相處來的
2. 不捨
3. 小金魚的第一滴眼淚
4. 買花
5. 一定要溫柔噢!
6. 我的鍋鏟呢?
7. 原味的感動
8. 想爸爸,你就吃咖哩
9. 父女獨處七十二小時
◎ 張爸和小金魚的生活學習場

Part 3:音樂家的另類教養學

1. 無所不玩
2. 永遠空出來的客廳
3. 專屬的剪刀
4. 不急著上幼稚園
5. 閙溫泉啃雞腿-談教養
6. 品味值多少錢?
7. 公務員vs.業務員
8. 樂匠與音樂家
9. 星爸、星媽不好當
10. 音樂是用玩的
11. 我怎麼玩音樂?

Part4:那些女兒教我的事

1. 音樂定心丸
2. 110cm以下音樂會
3. 大提琴找新娘 
4. 小林村演奏
5. 衝突與調停
6. 管教的杖

Part5:給女兒的深情書

1. 傳家之寶
2. 小金魚遊學記
3. 記住我們曾經有過的幸福
4. 寫給女兒的深情告白

附錄【謝婉玲的媽媽經】 我寧願她慢 而不要她快! 

他找到了新的情人

嚴長壽 亞都麗緻集團總裁

認識正傑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他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不單單是音樂演奏家,更是一位音樂美學的傳播者,也是一位擁有大膽創意,並且勇於嘗試的執行者。

很少音樂家像他,會在演奏之前會拿起麥克風講話,這已經顛覆我對音樂家的想像。回國二十年來,他舉辦很多「特異」的活動,不管是用布袋戲配上韋瓦第的「四季」、法國德布西與京劇美猴王朱陸豪的合演、巴哈與時尚對話…他到台東利嘉國小梅樹下演奏,又到太魯閣辦了六次峽谷音樂節、最近又到金門翟山坑道辦演奏會。

我眼中的正傑是台灣藝術教育界不可多得一塊「欠缺的拼圖」,絕大多數音樂家都只以演奏者自居,封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面,鮮與外界接觸,但正傑卻勇於走出安全的舒適區、不畏挑戰,也接受挑戰。

我一直覺得,精彩的演出固然重要,但是能將複雜的古典音樂解構出來,深入淺出地讓年輕人接近,甚至讓凡俗的朋友可以喜歡,是一件更重要的事,而正傑每一回都激發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也讓人感覺到他推廣古典音樂的深刻用心。一路走來,我有機會參與正傑很多活動,更加認識他柔情的一面。他是非常重感情,好比曾經向他學大提琴,而後變成愛護他的長者,前中央銀行總裁許遠東先生,在一次意外的空難過世後,他不只一次為他舉辦追思音樂會,讓我們可以用音樂懷念一位他。這時候,我看到正傑令人動容的赤子之心 。

這些都讓做為旁觀者的我,更加珍惜正傑的潛能、天賦,以及開朗的個性。十多年前在一次偶然機會,他介紹小提琴家胡乃元跟我認識,也因此啟發了我鼓勵藝術家跳脫自己演奏家的角色,反過來感動別人,走向社會,跟土地建立關係,也間接促成乃元帶動大批源自於台灣在國外享有成就的音樂家,每年歲末前走到台灣每一個角落,散播音樂種子的「Taiwan Connection」室內樂團的成立。

但也正因正傑太突破傳統,對古典音樂界造成相當的震撼,有人覺得他愛「搞怪」,這些看法,某種程度竟對他婚姻產生了阻力,使得婉玲的父母對正傑有些猶豫。偏偏他婚還沒結,之前出版的二本書名竟然叫做《調琴高手》、《我的外遇》(雖然談的都是正傑的音樂學習之路及跨界創意),保守的父母聽起來還得了,單單從名字就嚇壞了,陰錯陽差之下,讓他們愛情長跑了十三年。

這段期間,他跟婉玲甚至覺得沒有希望而有了一段冷凍期,冷眼旁觀的我與內人,看出了他們內心的徬徨,也看出了他們彼此其實無法或缺的依存關係,難得雞婆的內人居然管起這檔閒事,極力的向雙方喊話,覺得他們不該放棄彼此,有些緣分再不把握眼看就要溜走了,最後由我們出面陪著正傑向婉玲父母親提親,最終促成了這個良緣。

事實證明,當他們結婚後,小金魚的出世,對原不想生小孩的婉玲及原本還「心存四海」的正傑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我也看到正傑和婉玲全心為女兒付出一切。我知道原本浪漫的正傑,已經為他的熱情找到了最佳的出口,他把所有的浪漫都給了他的女兒,因為他找到了太太不會介意、丈母娘可以安心的新情人。

而這本書就是他們的愛情見證。

摘自《女兒,我的鍋鏟呢?:大提琴頑童張正傑的親子生活誌》

我知道原本浪漫的正傑,已經為他的熱情找到愛的最佳出口,他把所有的浪漫都給了他的女兒,因為,他已找到了太太不會介意,而丈母娘也可以安心的「新情人」。
而這本書就是他們的愛情見證。

──嚴長壽(亞都麗緻集團總裁)


這本書不是純女兒經,它有張老師前半生的縮影,也有父女互動的快樂時光,以及父母無私之愛的深情,〈附錄〉的媽媽經更是生動活潑有趣。這是一本好書,人人必讀,看了感動,讀了開心,讓我們人手一本,輕鬆閱讀吧!

──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張老師是用藝術家的方式在教育小金魚,不著急、不勉強、不盲從,沒有壓力,只要小金魚快快樂樂的玩,從生活中學習。這樣教出來的孩子,相信絕對也是一件很有特色的藝術品。

──支藝樺(民視消費高手製作人、主持人)


這本書洋溢著濃濃的父愛,看張正傑陶醉在和女兒的親密互動中,真讓也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我,自嘆弗如。作為張正傑的女兒,小金魚真是幸福;而作為小金魚的爸爸,張正傑更是幸福滿滿,令人羨慕。

──張雅琴(東森電視新聞主播)


點子王張正傑老師這次不是調皮的魔術師,他用充滿感情的筆調與我們分享他的藝術人生…。
變色龍大師怎麼變得這麼溫柔?原來這本書是他要留給孩子的傳家寶!這段文字演奏,可是累積了多少的關愛與祝福呀?
我與張老師結識甚早,他的點子之快之多一直令我佩服。為孩子寫一本書陪他長大……我覺得是點子王張正傑大師最新最酷的點子!!

──趙自強(如果兒童劇團團長)

張正傑 作者

大提琴家,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曾任教於奧地利福爾堡音樂學院,現為東吳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著有《女兒,我的鍋鏟呢?:大提琴頑童張正傑的親子生活誌》、《調琴高手》等書。


吳錦勳 採訪整理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曾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金鼎獎、二〇二四年讀墨華文大獎非文學類首獎(合著)等。著有《台灣請聽我說》、《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故事》、《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等二十餘部。崇尚精神力量,相信生命不斷超越的可能,傾心史懷哲的人生理想:「有工作可做,有希望可想,有對象可愛。」


2010/11/30

BGF02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部分彩色

9789862166444

254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