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儘管收入多寡因人而異,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是依靠有限的收入過活。選擇某樣事物的同時,也必須放棄另一項事物,每天重複著選擇與放棄。在決定金錢的去向時,無形中也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自己的幸福感在哪裡?
各位好比是準備跨越家庭財務管理這道門檻的初學者,每個欄架之間會有哪些障礙物?中途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一開始該走哪一條路線?奔跑的速度要設定多快?終點又該設在哪裡?憑自己的體力能不能跑完全程?
由於路線與速度都是自己決定的,只要熟習跨欄的方法,一點都不會困難。只是好不容易起步了,就請你不要迷失了路線,也不要在半路棄權,唯有衝過終點線才有意義。
儘管收入多寡因人而異,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是依靠有限的收入過活。選擇某樣事物的同時,也必須放棄另一項事物,每天重複著選擇與放棄。在決定金錢的去向時,無形中也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有的人不管生活多麼困苦,也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吃飽喝足;有的人寧可三餐不濟,也要把資金投注在自己的夢想。從金錢的使用之道,可看出一個人重視什麼、輕忽什麼。
列出待辦事項清單
請盡量寫下明知要做卻一拖再拖的事、以及沒什麼大問題卻一直很在意的事情。如果決定要做,請寫下預定實行的時間,同時把想到這件事情的心情或者沒做完的理由直接寫下來。
事情不分大小,不論是明天就能解決的小事,或是心中懸念多年的大問題,都可以列在同一張清單裡。
思考如何享有幸福人生
請回想一下,自己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快樂與幸福。請再想像一下,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未來並不會突然降臨,它與現在是相連的,雖然未來彷彿遙不可及,但它始終存在著,就在當下每一天累積而成的延長線上。若是能意識到這一點,對於曖昧模糊的未來目標,多少也能有一些真實感受吧。
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A 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事,會感到幸福?
B 未來的人生中,想要做什麼? 想得到什麼?
C 十年後,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D 為了達到目標,需要做哪些事?
E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該怎麼做才好?
F 首先要從哪裡做起?
回答範例
A 看到美麗的、可愛的東西時。
B 想學指甲彩繪跟芳療,自己開一家店。
C 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也培養一項嗜好興趣,網球或園藝。
D 先取得證照、儲存資金、提升自我。
E 儲存一筆到學校進修的學費與創業資金。
F 先存學費。能到學校上課之前先自修。
反省如何用錢
請大家仔細回想自己的購物行為,在哪方面花比較多錢?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到後悔?
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A 購物或其他花費時,是否有所堅持?
B 花費用途是什麼? 請舉出主要三項,以及如何使用?
C 花在這三項的錢,屬於「消費」、「投資」、「浪費」中的哪一項?
D 什麼情況下會覺得自己很浪費錢?感覺如何?
E 要如何改進?
F 首先要從哪裡做起?
回答範例
A 可以買便宜的衣服,但是鞋子和包包一定要用好的。
B 第1項服飾。第2項交際應酬,約會、與同事聚會。第3項飲食。
C 服飾-主要是消費,但有一部分是投資,有時候是浪費。
交際應酬-浪費與投資各半?
飲食-消費。
D 繳錢參加自己興趣缺缺的聚餐,席間實在無聊透頂,後悔當初不應該來參加的時候。
E 如果能更擅長搭配,也許能利用少量單品穿出時尚風格。
最好不要人家一邀約就去參加每一場聚會。
若是減少外食,應該對健康與財務都有幫助。
F 向擅長穿搭的人學習如何搭配衣服。
提醒自己減少外食,盡量自己煮。
有些項目可以洋洋灑灑寫一大串,有些則需要思考許久吧?做這些作業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讓大家想起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受,並且將腦海中對於人生目標的各種想法整合起來。在什麼情況下花錢會感到滿足,或是後悔呢?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最珍惜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是跟別人在一起時、還是獨處的時候呢?這項作業可以幫大家找出自己心底最想要的事物。因此,這是提醒自己不忘初衷的作業。經過一連串的檢討後,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有一部分並沒有誠實面對自己,於是下定決心割捨也說不定。
摘自《省錢,照樣過好日》
Photo:allispossible.org.uk,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