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誠」,對吳清友有偌大意義,這是父親吳寅卯的家訓,他時常提醒每位孩子:「財物有時而盡,唯有誠字終生受用不盡。」
為了幫新事業命名,吳清友煞費苦心,請教不少人,包括德高望重的藝壇大師李德。
李德建議:「不如就用你的名字吧!清友書店。」
吳清友連忙搖頭,表示不妥。
李德想了一下,又說:「那叫道友好了!」
李德是一位追求「道」之境界的藝術家,一生奉獻台灣畫壇教育,認為藝術家要有哲學家的頭腦、詩人的心、工人的手。他不僅教藝術創作,更與學生談文學、哲思。對於吳清友這位後輩,他是欣賞的,因而送給他「道」這一字。
吳清友認為自己離「求道」的境界還差得遠,大師的贈名自是不敢承受。
他思前想後好久,決定還是以「誠」字為首。「誠」,對吳清友有偌大意義,這是父親吳寅卯的家訓,他時常提醒每位孩子:「財物有時而盡,唯有誠字終生受用不盡。」這也是吳清友把第一家公司命名為「誠建」的原因。
那書店呢?第二個字應該是什麼?有天他福至心靈,想到人文、藝術都需要品味。「品」,也能象徵自己重視的─做事要有品質,為人要有品格。
「『品』作為第二個字應該不錯!」吳清友有個習慣,每日都會找空檔獨坐靜思、筆記與整理思緒。他寫下「誠」與「品」兩字,並定義:「誠,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品,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細細咀嚼,愈益覺得應該就是「誠品」。
當天回家,他興奮跟太太分享,平日對姓名學頗有研究的洪肅賢一聽,立刻幫忙算了筆畫,跟他說:「誠品,這個名字好!」書店與畫廊終於誕生了能代表創辦者心念的名字。
如果查詢誠品的英文名「eslite」,是找不到中文翻譯的。其實,它與英文的「elite」一樣,是「菁英」之意,當年因為英文已被註冊,一位員工急中生智,查閱《韋氏大辭典》,才找到古法文的菁英「éslite」。
「eslite」不但是誠品獨創的英文名,吳清友賦予的「菁英」定義也很不一樣。他認為,「菁英」這個名詞不該是社會階級,而是發揮每個人生命的精采。因而誠品談的「eslite」是屬於普羅大眾,指的是每個人獨具一格的潛能發揮:「每個人的人生際遇、先後天的因緣都不一樣,但每個生命都有機會發現、尋找出生命裡獨具一格之所在,我把這稱作是每人生命中的『eslite』。這個發現可能是因為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歌曲,或是一幅畫作、一場展演,在某個時刻,打動了一個人,去啟動生命中的『eslite』之旅。一如我自己,從閱讀經典裡,尋到了存在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