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不管是父母、政客,還是推銷員,大家共同的困擾都是「說服」。洪蘭閱讀大衛.麥瑞尼《如何讓人改變想法》後發現,「人是不能被別人說服,只能被他自己說服」,因此想說服先掌握技巧、耐心聆聽。
大衛.麥瑞尼在書《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中提到:單純的溝通事實是無法改變溝通對象想法的,但思辨可能模式(ELM),可以讓你透過「動機」與「能力」六因素促進思辨來影響說服成果。
還記得那件引爆社群的洋裝嗎?一派看見藍黑的網友對上堅持白金的群眾,甚至炎上到美國政治圈,究竟誰是真誰是假?《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作者大衛.麥瑞尼在書中提到,洋裝事件引發的認知危機甚至演變為恐懼蔓延。眼見不一定為憑,看到真相的到底是「我」還是「他」?
大衛.麥瑞尼在書《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中提到,潛意識的相信或懷疑會輕易地動搖我們的態度、僵化對一件事的固有印象,但幸運的是「深度遊說」的十步驟將會幫助你說服那些頑固的對象。
如果你是政治工作者、或是各行業裡從事行銷及客戶服務的人士,或者你只是想與親人、朋友、同事好好相處,不要遇事吵個不停,你都需要讀讀這本大衛.麥瑞尼的《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走回頭路,但通常都能找出新的資訊。
盛治仁推薦閱讀《你問對問題了嗎?》:我們用甚麼框架去看問題,就會決定採取甚麼解決方案;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當局者迷」這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卻時常深陷在一個又一個的「局」中,看不清問題的本質。
在思考問題時,我們的潛意識會希望盡力提升效率(有些學者就說大腦是個「認知吝嗇鬼」),於是只會把它認為最重要的特性放進問題框架當中。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