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如果你是政治工作者、或是各行業裡從事行銷及客戶服務的人士,或者你只是想與親人、朋友、同事好好相處,不要遇事吵個不停,你都需要讀讀這本大衛.麥瑞尼的《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圖片來源:pexels
這本書獲選為誠品選書、Amazon年度科學選書,正如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魏斯特所說:「這本書不容錯過──你會用全新的想法,應對一項人際關係的難題:對於那些你關心的人,怎樣能夠改變他們的想法、又不傷害你們的關係。」
如果你是政治工作者、或是各行業裡從事行銷及客戶服務的人士,或者你只是想與親人、朋友、同事好好相處,不要遇事吵個不停,你都需要讀讀這本《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這本書包含三個面貌:
它既是一本「如何在20分鐘內說服別人改變立場」的實用心理書,
亦是一本「探索思潮、陰謀論如何在社會醞釀和流行」的社會人文書,
也是一本「信念、觀點如何在大腦中成形與改變」的認知科學書,
既有實務技術、引人入勝的故事,又有扎實的學理根據,只要你對於「改變他人想法」這件老是碰釘子的事,心有戚戚焉,這就是一本必讀的指南。
這本書會告訴您許多赤裸裸的現實,例如:
♦ 在這個「後真相」的時代,就算你拿出鐵一般的事實和證據、無懈可擊的論述,也難以改變別人的成見。唯有掌握「解鎖生活經歷,走進情感空間」的竅門,你才能說服他人。
♦ 在這個「後信任」的世界,太容易區隔出「我們」和「他們」了,因為人就是需要團體認同、需要集體擁抱,也會不自覺的展現出從眾行為。唯有發揮「同理心與同情心」,提供另一種「歸屬感與接納感」,你才能拉攏他人。
♦ 認真執行「深度遊說」十步驟的效果,比傳統拉票高出102 倍!所謂傳統拉票,是指登門拜票、電視、廣播、郵寄廣告信與電話拉票等方式,全部加起來的總和。
♦ 辯論似乎是一種消弭意見分歧的文明方式,因為我們不是用棍棒互相攻擊,而是用言語攻打對方。但這是很危險的概念,因為贏得辯論的唯一方法是避免改變自己的想法。因此實質上,只有辯論的輸家才是智識的獲益者,但沒人想成為輸家。更文明的方式應該是避免問自己「誰是對的」,而是問 自己「為什麼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不同」。
♦ 我們都擁有說服人與被說服的能力。說服是一門藝術、也是科學,你必須拆解成「誰」、「說了什麼」、「對哪個對象」、「以何管道」四大要素。除了「深度遊說」這項說服技巧,這本書還提出了思辨可能模式、街頭知識論、動機式晤談等等實用技術,可以幫助讀者避免走進想要「吵贏」的死胡同,很值得細細品味。
➢【書籍資訊】《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眼見不一定為憑!為何「藍黑/白金洋裝」會引爆全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