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當局者迷」這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卻時常深陷在一個又一個的「局」中,看不清問題的本質。

文/黃麗燕,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曾任嬌生祕書暨行政督導、迪士尼大中華區市場總監。2001年加入李奧貝納擔任副總,2012年升任集團執行長。
「當局者迷」這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卻時常深陷在一個又一個的「局」中,看不清問題的本質。長期以來,台灣人都是解決問題的高手,看看我們的代工業、製造業就知道,我們也習慣用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決定他的價值,更常聽人家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過去聽起來好像都對,這本書提醒了我,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真的都沒錯嗎?
我常說這是個黑天鵝變成家禽的時代,我們根本無法預測十年後,甚至一年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今天的成功,可能變成明天的問題,就連達爾文都說:「看到問題,實際上比解決問題還要困難。」發現問題,反而是現代人類最有價值的能力。
在職業場域中,問題最常發生的地方,就在「事情」上。銷售量下滑了怎麼辦?品質不如預期怎麼辦?與競爭者越來越同質、拉不開競爭距離怎麼辦?一件又一件的待辦事項,常常塞滿了我們的行事曆,在忙著應付尚未解決的難題時,新的狀況又發生了。以「代工」起家的台灣企業,這樣的挑戰尤其嚴峻,原因在於,我們習慣以「效率」做為競爭的武器,從上游的原料採購、到製造與發貨,每個流程裡,都在思考如何透過產能的優化達到「俗又大碗」的結果,但到最後,與競爭者的差異幾乎只剩下價格的高低。
「戰術上的勤勞,無法彌補戰略上的懶惰」。這幾年來,我積極輔導台灣中小企業轉型,讓企業以「品牌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自己在市場上的位子,進而走向國際。當我們將目光,從「如何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移向「如何在你的顧客心中,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時,問題的框架不同了,要做的事也就全然不一樣了,過去的問題,也有了新的解法。如同書中所述,問題常來自於你選錯了目標,若能看清楚更高層次的目標,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視野。
作為CEO,在問題中我們很可能有兩種角色,CEO可能既是問題的第一線,也同時可能是問題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本書舉了很多實際的案例,讓我們重新看待問題,點出過去我們急於解答可能犯的錯誤,並提供一套「建立框架」、「重組問題框架」、「前進」的思考工具,讓我們學會如何問對的問題,別一直忙著努力搬東西,結果反而沒有時間發明輪子,而當我們重新定義問題,改變發問的方法,就有了能力改變答案。
悲觀的人看到的是問題,樂觀的人看到的是機會。無論在「事情」、「人」身上,甚至自己的「人生」上,總有著大大小小的狀況,這本書可以幫我們看清本質,釐清真正的問題,盡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進而挖掘更大的機會,從當局者迷,轉變為突破僵局。
【書籍資訊】
《你問對問題了嗎?》
出版日期: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