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出走,是為了回家
優惠價
85
$383
優惠價
53
$240

出走,是為了回家

普林斯頓成長之路

書籍介紹

打開這本書,好像跳上了深入叢林的越野車,一路驚嘆顛簸,
卻也不得不常常緊急煞車,細細品味隱藏在叢林中的智慧,非常過癮。
──國際世界展望會亞洲市場負責人/杜明翰

不平凡的回家之旅,讓自己成為改變的起點。 

絕望,會傳染。勇氣也是! 

一個頂著「資優生」光環、
以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名校的台灣女孩,
卻被質疑「妳是怎麼考上普林斯頓的?」 

拚命想擠進「酷」朋友圈,卻遺落了最真心的友誼;
初嚐戀愛滋味,卻在愛中失去自我;
努力想在美國闖出一片天,卻發現自己終究不屬於異鄉;
非洲迦納、美國監獄、海地、巴黎、柬埔寨、日內瓦……
離開家鄉愈遠,回家的渴望愈強烈。 

她的挫折,沒有少過,
她的成長,充滿焦慮,
她的人生路,也非一帆風順,
她放棄美國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
回到台灣投身偏鄉教育,
走一條艱辛的路,
她擁有的,只是勇氣。

專文推薦 

白崇亮│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誠摯推薦 

王文華│夢想學校創辦人
王政忠│SUPER、POWER教師獎、師鐸獎得主
方新舟│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卡 茲│普林斯頓威爾遜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杜明翰│國際世界展望會亞洲市場負責人
林以涵│社企流創辦人
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推薦序/不平凡的回家之旅 白崇亮
推薦序/All you need is some courage!! 葉丙成
好評推薦
自 序/致我的父母
  

1 流浪:起點
這世上只有兩種流浪人:一種成為受害者,選擇在塞納河終結生命;
另一種,成為戰士,用他們所有的愁去建築一個讓他們大大展翅高飛的引擎。 

2 迦納:勇敢做一次白紙
恭喜妳,在眾人中獲選成為十五位計畫參與者之一。
妳是張白紙,歡迎來非洲,來染上我們真正的顏色。 

3 普林斯頓(上):妳是怎麼考上的?
雖然日記中寫著「新生般的驚奇」,但當我去讀當時的網誌,
原來做新生的「驚奇」,大概只維持了不到一週的蜜月期。 

4 巴黎:流動的饗宴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
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5 海地:一無所有中的富足
在人看來,我們是最貧窮的;
但我知道,在神看來,我們是最富有的。 

6 日內瓦:舒適圈中的不舒適
建議妳,挑戰自己暫時離開非營利機構這個舒適圈,
如果有天回到這個領域,妳就可以站在不一樣的高度看這裡的工作。 

7 在監獄教書的日子:老師,妳為什麼來?
如果我沒有辦法說服學生和自己「我為什麼來」,
那麼再棒的理論、經驗、方法、工具,都無法讓學生願意聽我說話。 

8 普林斯頓(下):破繭而出
四年前,我還是個被人笑「怎麼考得上普林斯頓」的無助女生;
四年後,我完成了一百五十頁的論文,還得到論文首獎…… 

9 社會新鮮人:感謝給你第一份工作的人
幫妳做,可能省幾分鐘,但只是延遲精熟、拖延未來更多人的時間。
妳最能幫我們省成本的方法,就是拚了命的學! 

10 回台灣的路:捲起袖子,成為改變的起點
我們想要改變的人、事、物這麼多,想要解決的問題這麼大,
但,我們最需要、也最可以改變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世代。 

後記/關於世代

致我的父母 

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徐超斌醫師 

2012年11月底,我還在美國的顧問公司上班,手機「叮咚」響了一聲,我看見媽媽寫的「阿嬤已經在昨天下午安詳的回到天家」,腦中忽然一片空白。 

隔了不到兩週,我飛回台灣,一下飛機便直奔外婆的喪禮。喪禮結束之後,我們回到外婆家。外婆的四個女兒把所有孫兒輩聚集起來,告訴我們可以花些時間在外婆房間裡找一樣最可以紀念外婆的物品,帶著走。 

我一個箭步跑到外婆床邊,拿起她的聖經。外婆是家中第一個基督徒,一輩子都用同一本聖經,因此我一直對它抱著很深的好奇。打開聖經,從書背滑出一張黃色的信紙。我把它拿起來看,發現這是外婆在外公10多年前過世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寫給上帝的一封信。 

外婆在世時是個強韌、不輕易表露情感的女強人,但在這裡,她用娟秀的字跡寫著: 

親愛的主上帝,複一次佇祢面前懇求,照祢豐盛的疼痛,引導女婢全家行佇祢公義的道路,堅固阮對祢的信仰,變化女婢對先夫的思念,有屬天的智慧與氣力……互阮用忠孝傳家,起造和諧的家庭……求主繼續扶持祝福阮的家族,無論信仰、佇生活、佇事業、工作、或者學業功課、序小的栽培,攏會得祢引導……充滿喜樂與平安。 

讀到這裡,原本在喪禮還強忍著不哭的我,忍不住留下一滴滴感恩的淚水。我的外婆沒有留給我金銀珠寶,但是卻留給我最無價的寶藏:一代代傳承、在艱苦中仍然持守的愛。 

因著寫這本書,我有機會和自己一起重新回顧過去幾年所經歷的每一步。剛開始寫時,我以為這本書是關乎自己學習獨立的過程。然而,當我細細思想,我才意識到,相反的,出走讓我看見自己是多麼的軟弱,卻也是在這些軟弱之中,看見背後所支持我的愛是多麼的無條件、始終不變。 

我的父母不常用言語去描繪他們對我的愛,但是我始終記得,有一次,夜深人靜時,我的爸爸娓娓告訴我在他心中難以磨滅的一幕:在我升小學之前的那個暑假,家裡的經濟出現了很大的難處,因此我們必須搬到永和一間非常小、非常破舊的宿舍中。炎熱的夏天裡,爸爸帶著我,提著一桶白色油漆,重新粉刷所有牆壁。那時,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情的我,看著斑駁的牆壁、滿地螞蟻、死蟑螂,小聲的問他:「爸爸,我們可不可以不要搬到這裡?」 

爸爸講到這裡時,眼睛忽然充滿了淚水,說:「那時候,我便下定決心,生活再怎麼苦,我都要讓妳幸福,所以我告訴妳:『安婷,不要擔心,爸爸保證,住在這裡的日子會是最快樂的!』」 

寫這本書時,我時常不知道該在哪裡把我的家人寫進去──畢竟,不管是在美國、迦納、海地、還是柬埔寨,他們理論上都沒有跟我在一起。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對即使在最辛苦的時候,仍然堅持給我最飽滿的愛的父母;如果不是他們每一天不停止為我的禱告、不是他們在我犯錯時仍然無條件的接納我,告訴我「妳很特別」,我不可能憑著自己找到走下去的力量。他們給我的寶藏,是「家」。所以,最終,出走,是因為有家,也是為了回家。 

我決定放棄台大、離開台灣的時候,全世界似乎都覺得我瘋了。那時,是我的父母為我扛下外界所有壓力,告訴我:「爸爸媽媽會為妳禱告,我們知道神會給妳最好的。」 

5年後,當我躊躇不定,不知道是否該放下我在美國的生活,回台灣創立Teach For Taiwan,是我的爸爸跟我說:「安婷,不要害怕失敗。妳既然看到了需要,就該回來。」 

我不知道是多深的愛,讓他們即使知道自己的孩子會受傷,仍然願意放手讓我飛。我不知道是多大的愛,讓他們即使被年少無知的我時常視為理所當然,仍然願意默默在早晨去市場,買一碗新鮮的雞精回家,放在我床前,希望我健康。 

我的爸媽沒有高學歷、高名氣或是財產,但是他們用他們的生命給我最強大的後盾,讓我有力氣、有空間去冒險、去探索,去哭、去笑、去愛、去破碎。 

五年的出走故事,也是五年追尋什麼是愛、如何去愛的過程。回頭看,才發現愛不是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出發的地方。 

他們的愛,就如同這首詩歌所寫的: 

愛親像風吹/輕輕放互阮飛/毋管天頂偌呢闊/毋管濛霧偌呢大/在濛濛的風雨中/風吹永遠袂失迷/自由和自在/永遠牽著阮的線/永遠看顧阮 

或許,我也很像外婆,很少輕易表露我的情感,我也曾經以為成熟的表現便是不再靠父母。但是現在,我願這本書不只關乎我,更向我的父母的愛與榜樣獻上深深的感謝。是他們的愛成就了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很平凡,但他們的愛一點都不平凡。 

Nay, in all these things we are more than conquerors through Him that loved us.  –Romans 8:37 

看安婷的外表,不會想起「流浪」或「孤獨」。但她的故事,充滿了這兩個元素。流浪,一方面表現在登機證和行李箱,她去了迦納、海地、日內瓦。另一方面表現在她不斷探索生命的方向。她問了自己很多深刻的問題,包括:非營利組織,會不會也只是舒適圈?至於她的孤獨,一方面表現在愛情的失落,她分享了二十歲的初戀:)另一方面表現在她做出很多不同的選擇,包括Teach For Taiwan。這個故事我最喜歡的畫面,是安婷2008年第一次到普林斯頓時,在紐約機場找接駁車的場景。經過一番折騰,「車子一上路,我便不支昏睡在媽媽的大腿上。」安婷、我們、台灣,都在流浪,也將體會更多孤獨。就讓安婷的故事,成為我們疲憊時的支柱。 

──王文華,夢想學校創辦人


我其實沒有真正認識安婷。見面不超過5次,對話次數屈指可數,即便網路或媒體報導,我也很難有完整的時間仔細閱聽。我唯一知道的,是她只花了不到2年,就初步完成我努力了17年的事。這17年,我在偏鄉窮盡一切努力,試圖解決台灣教育體制內無法解決,卻也無比重要的事,目前我和我的團隊在我們的現場似乎初步解決了因為僵化的教育編制而造成死水般的師資困境──要走的該走的走不了,想進該進的進不來。而安婷,一個不到25歲的小女生,沒有教育專業背景,沒有官方實際奧援,卻一腔熱血的想要協助解決台灣偏鄉學校的師資問題。她已經開始,並且有了好的出發,TFT正認真前進,即便一堆人心存質疑──特別是體制內的專業師資培育系統。但,又如何?好好看看安婷的書,或許我們就會知道,這個從異鄉回來的小女生,是如何有能耐的想要為台灣出發。 

──王政忠,SUPER、POWER教師獎、師鐸獎得主 


2年前,為了多了解弱勢家庭,我與幾位好友拜訪很多課輔單位,包含安婷爸媽的林業生基金會。在第一次「社會創業家成長營」後,才認識安婷,這位讓她爸媽引以為榮、又擔心的寶貝女兒。一開始,跟安婷的關係密切又疏離。密切是因為我們基金會幾位年輕夥伴是Teach For Taiwan志工,他們常在我們辦公室開會,常常見面;疏離是因為安婷太優秀、太亮麗、見過太多世面,我不太確定她是否下定決心要割捨充滿希望、創意的世界舞台,而回到很悶、很負面情緒、講究排資論輩的台灣。她竟然玩真的,回來了。除了她自己的勇氣跟愛心外,TFT的其他夥伴是影響她回來的最大原因。這些夥伴都是「人生勝利組」,卻甘願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路走。愈認識他們,我愈認真看待他們,慢慢從長輩變成朋友,最近又從朋友變成粉絲。我在他們身上看到台灣的希望。 

──方新舟,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對我而言,安婷一直都是個典範學生。明顯的,她極端的聰明、善言(至少三個語言)、有活力、又有創業家精神。在接下來的幾年,Teach For Taiwan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沒錯,一個這麼年輕的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成就這麼多,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安婷真正不凡的地方,在於她總是如此用心的反思她生命的旅程。我希望她的故事能激勵其他聰明、對社會有負擔的台灣年輕人,為著你們國家民主的未來付出你們的生命,就如同安婷勇敢、細膩的正在做的。Bravo! 

──史坦利.卡茲(Stanley N. Katz),普林斯頓威爾遜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你有多久沒好好擁抱自己,和自己好好說說話了?你曾遇見真實的自己嗎?你要怎樣衡量你的人生?所謂成功,到底要怎樣定義?你在乎的是成就什麼事情,還是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歷練是人生的必須,在哪裡尋找勇氣?用何法持定方向?又如何得著力量?安婷大方敞開自己,彷彿用一支支鑰匙,層層打開一本本日記,那是用平凡的生命,卻因為好好思索了上面的問題,勇敢踏出行動,讓年輕的生命圍繞著不平凡的故事。你的人生劇本可能大不相同,但我深信那不平凡的故事,一樣能夠在你走過的每一個足跡中閃閃發亮!打開這本書好像跳上了深入叢林的越野車,一路驚嘆顛簸,卻也不得不常常緊急煞車,細細品味隱藏在叢林中的智慧,非常過癮。 

──杜明翰,國際世界展望會亞洲市場負責人、前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遇見安婷是段美麗的緣分。我們背景相似:都在美國讀書、主修公共行政、對非營利服務擁有熱忱。2013年透過安婷爸爸認識她時,雖然她在美國、我在台灣,透過 Skype 交談卻有種熟悉感。安婷很真誠、熱情地與我分享Teach For Taiwan的夢想,她的願景與執行力讓我很欣賞,開啟了我們之間更多交集:我們都希望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選擇在20來歲時創業、也在同一辦公室一起奮鬥。很榮幸參與安婷草創TFT的過程,一路看著她辭掉工作搬回台灣、找尋第一批夥伴、遇見第一位投資者、招募第一批種子教師等,實在由衷佩服,因為23歲時的我,沒有安婷的決心和毅力。相信本書會讓大家更認識這位勇敢投身台灣教育、人美心也美的夢想「志」造家! 

──林以涵,社企流創辦人


台灣不乏高學歷的孩子。但有理想、有勇氣、有自己想法,還能對台灣念茲在茲的孩子太少。安婷是這樣的優秀孩子。很難想像,Teach For Taiwan這樣的大議題,會是一群20來歲的孩子義無反顧地扛了起來,安婷和這群菁英,擔著重量卻也雄姿英發,值得期待!這本書,敘述安婷在普林斯頓大學期間,到歐、美、亞、非四大洲的足跡與成長。也許在這字字句句裡,你將找到成長與蛻變所需要的養分與軌跡。這是安婷的價值,也是這本書的。 

───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

劉安婷 作者

台北出生,台中長大的台灣囝仔。2008年從台中女中畢業時,同時推甄上台大外文與政治系,也自學英文考上美國十所名校,最後選擇就讀提供全額獎學金的普林斯頓大學。2012年於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畢業後,曾於紐約某醫療顧問管理公司工作,後放棄高薪,籌辦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計畫,回台圓夢。

【作家現場】

2015/4/19(日) 晚間8點,看劉安婷如何為台灣下一代勇敢創業@TVBS56頻道《看板人物》
『我所經歷的事情,我所擁有的機會,最終會被放在一個可以發我獨特影響力的地方。被給予的越多,使命也越大....』──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劉安婷

期待您能大手牽小手,一齊看看這個小女生,是如何努力地拉近,台灣城鄉教育間的差距。


2024/01/12

BBP350A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

黑白

4713510944271

280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