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美國青年監獄裡之所以需要志工老師,是因為美國的義務教育為十二年,若一個人在完成義務教育前被補入獄,在監獄中一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青年監獄裡之所以需要志工老師,是因為美國的義務教育為十二年,若一個人在完成義務教育前被補入獄,在監獄中一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而由於很少有人願意去監獄中教書,所以需要大量的志工老師協助。
很幸運的,申請、面試幾天後,我被選入計畫之中。後來我才知道,我報名參加計畫時,名額原本已經額滿,但創辦人希望和我好好聊聊,不要讓我被拒絕太失望。沒想到,聊天時一拍即合,他破例多開一個名額。
教了半年後,有一天 Smith 老師有事請假。監獄規定志工老師不得單獨帶班,一旦導師不在,學生便休息一次。
我坐在空蕩的教室中,心想,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真不知道該如何消磨這三小時。這時,有一位我從來沒看過的男老師忽然探頭進來,開朗的說:「妳是劉老師吧!圖書館主任說今天妳沒課,我想要借妳來我們班上當助教,可以嗎?」
「好哇!」我開心的說。我端詳了一下這位老師,他有著淡棕色和略略發白的短髮,戴著類似哈利波特的眼鏡,瘦瘦的,和我差不多高,看起來大概剛過四十歲。聽到我的回答,他也笑了,說:「太棒了!我的名字叫 Bill(化名),我的教室在另一個長廊,我們一起走過去吧!」
由於他教室所在的長廊在整座建築的另一端,我們走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這期間,我好奇的問他在這裡教了多久,畢竟他和其他老師好不一樣。健談的 Bill 開始娓娓道來他的故事:他其實是這座監獄中待數一數二久的資深老師,年輕時就來了。
當時,他是在倫敦政經學院修博士學位的高材生,但是住在紐澤西的母親忽然身體狀況急遽惡化,所以他休學,帶著新婚妻子回到美國照顧母親。半年後,母親的身體雖未全康復,卻也緩和成慢性病,需要他人照顧。身為獨子的他,急著需要收入,剛好看到附近的監獄在徵老師,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了。
「沒想到,一來,就走不了了。」他微笑著說,「前幾年,我以為我會回去倫敦修完學位,但我沒有辦法放下母親,也沒有辦法放下我的學生。」
看到我震驚的眼神,他咯咯笑說:「不要把我當聖人,這只不過是人生,每一個選擇都有取捨。我選擇了我最想要的、最不想失去的而已。」
說著說著,我們到達他的教室了。走進他的教室,我很驚訝的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台台的電腦,是我從未在其他教室裡看見的。他解釋:「這些電腦是我爭取經費買的,我覺得我的學生身體已經與外界隔絕了,能力不能也被隔絕!」
看著魚貫走入的受刑人自動自發的坐到電腦前面,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而且充滿動力,和我的學生相差甚遠。我走進一看,有的人在寫文章、有的人在搜尋資料、有的人在修改自己的履歷、有的甚至在網路上修大學程度的課程。我驚訝的問 Bill:「你是怎麼做到的?讓每個人都想學,而且把程度都拉到這麼高?」
Bill 聳了聳肩,說:「其實沒什麼祕訣,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每個學生,找到他們有興趣的事情,也跟他們一起思考出獄後他們對自己人生的期待,再把學習與他們有興趣的事情和未來的目標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