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賞蟲365天(春夏篇)
優惠價
85
$468
優惠價
75
$413

賞蟲365天(春夏篇)

The Yearly Book of Insects and Crawly Creatures in Spring and Summer
書籍介紹

以一天介紹一種蟲的方式,配合其出現的季節和地點,方便讀者學習有關蟲的有趣生態,而且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圖鑑以科別劃分,『賞蟲365天』更富親和力,同時使用也更容易。

賞蟲365天記錄的不只是常見或特殊的昆蟲,更擴大蟲的涵蓋範圍,包括了蜘蛛、馬陸、蜈蚣、壁虎等,同時除了台灣的種類之外,也擴及婆羅洲熱帶雨林和中國雲南、北京等地,讓整套書的內容更形豐盛。

作者記錄昆蟲生態多年,累積許多攝影傑作,讓整套書除了豐富的生態、行為知識之外,也極富欣賞價值。

出版序
作者序
主角登場

春天的蟲

3月

0301 跳隻舞吧─紋翅蛾
0302 早春隱士─升天鳳蝶
0303 三跪九叩─青斑鳳蝶
0304 毒網─扇角碩紅螢
0305【觸類旁通】各種紅螢
0306 吸血鬼的能耐─蚊子
0307 吸血鬼前傳─孑孓
0308 大而無害─嫘祖大蚊
0309 奇妙旅程─榕果小蜂
0310 風水輪流轉─食蟲植物(國外篇)
0311 風水輪流轉─食蟲植物(台灣篇)
0312 母愛力量大─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0313 污點證人─黑點捲葉象鼻蟲
0314 蟲小志氣高─姬琉璃捲葉象鼻蟲
0315 嘴臉不同─黃紋三錐象鼻蟲
0316 三錐象鼻蟲的巨無霸
0317 天大的誤會─長角象鼻蟲
0318【觸類旁通】各種長角象鼻蟲
0319 又偽又擬的身分─大偽瓢蟲與大擬叩頭蟲
0320 給人類的一封信─美洲家蠊
0321【觸類旁通】野外的蜚蠊
0322 給人類的協議1─蜚蠊瘦蜂
0323 給人類的協議2─高腳蛛
0324 一貫作業─黃帶蛛蜂
0325【觸類旁通】各種蛛蜂
0326 站在火山上─陽明山
0327 不愛粉味愛臭味─黃領蛺蝶
0328 世界第一等─黃紋長角蛾
0329 花與無名─青翅花天牛與菊虎
0330 圓桌會議中的碩椿若蟲
0331 最美的蠅虎─藍翠蛛

4月

0401 星光大道─肉食性瓢蟲
0402 非光滑表面─植食性瓢蟲
0403 非匹夫之勇─台灣角金龜
0404 纏愛─豆芫菁
0405 緣木求蜂─白領帶木蜂
0406【觸類旁通】各種木蜂
0407 神話加持的蛾─枯球籮紋蛾
0408 阿里山的邂逅─大眉紋天蠶蛾
0409 蛾子們─阿里山
0410 蝶蛾圖鑑放一旁─葉蜂幼蟲
0411 勾起一段歷史─樟葉蜂
0412 誠敬的鞠躬─野蠶蛾
0413 退化或進化─小白紋毒蛾
0414 緝毒通緝犯─有毒蛾類幼蟲
0415【觸類旁通】各種有毒蛾類
0416 泡沫之春─泡沫蟬
0417 絨光換發─鈍光迴木蟲
0418 小丑變枯葉─石牆蝶
0419 花叢過動兒─長喙天蛾
0420 靜與動─姬雙尾蝶與台灣雙尾燕蝶
0421 毛絨軍裝─大綠挵蝶
0422 披著蜜蜂皮的蠅─斑眼食蚜蠅
0423 變裝的犒賞─擬蜂眼蠅
0424【觸類旁通】愛擬態的雙翅目
0425 彈為上策─大青叩頭蟲
0426【觸類旁通】其他叩頭蟲
0427 溪邊V怪客─魚蛉
0428 大隱隱於翅─隱翅蟲
0429 黃金堡壘忠實者─大黑糞金龜
0430 伴隨野豬的月角糞金龜

5月

0501紅到發黑─黑翅蟬
0502 提燈籠的白袍巫師─渡邊氏東方臘蟬
0503 白袍巫師前傳─渡邊氏東方臘蟬若蟲
0504 三人成唬─中華虎天牛
0505【觸類旁通】各種虎天牛
0506 囊螢照書─黑翅螢
0507 打破常規─紅胸窗螢
0508 山寨版螳螂─螳蛉
0509 尖嘴猴腮蛇蠍尾─蠍蛉
0510 敏捷如貓─台灣綠貓蛛
0511【觸類旁通】各種貓蛛
0512 選擇性忽視─紅邊黃小灰蝶
0513 目光為之一亮─黃鳳蝶
0514 搖頭派對─癭蚋
0515 悠遊水泥叢林─無尾鳳蝶
0516 黑色大披肩─茄苳鳳斑蛾
0517 眼見不為憑─黃點黑斑蛾
0518【觸類旁通】其他斑蛾
0519 理性與感性─黃柄壁泥蜂
0520 亡口月虫凡─孔蜾蠃
0521 奶瓶散落─白斑素獵椿
0522 壓榨童工─織巢蟻
0523 葉片隔間─切葉蜂
0524 宜蘭植物寶庫─福山植物園
0525 糞便乎─鳥糞蛛
0526 骯髒把戲─菝葜長頸金花蟲
0527 紫光乍現─大紫蛺蝶
0528 伴蜂如伴虎─台灣小紫蛺蝶
0529 蝶對蝶─烏鴉鳳蝶
0530 十七年的誤會─台灣熊蟬
0531【觸類旁通】其他種類的蟬

夏天的蟲

6月

0601小時了了─粗副黛緣椿象
0602 刺客列傳─食蟲椿象
0603 黑潮效應─八重山金盾椿
0604 苧麻大軍─細蝶
0605 守著瓜棚守著你─黃守瓜
0606 天降神蟲─彩艷吉丁蟲
0607【觸類旁通】其他吉丁蟲
0608 眼中釘─大豹斑蠹蛾
0609 看到黑影就開槍─鹿角鍬形蟲
0610只緣身在此山中─大屯姬深山鍬形蟲
0611黑色的純度─寬腹螳螂
0612見面即再見─螳螂孵化
0613魔鬼終結者─中華螳小蜂
0614 焦慮症徵候群─善變、猩紅、杜松蜻蜓
0615氣流滑翔客─青斑蝶
0616理想的日間觀察─大鳳蝶
0617理想的夜間觀察─獨角仙
0618溫柔的巨人─褐長腳蜂與棕長腳蜂
0619雨中婚禮─白蟻
0620不是孵蛋─黃盾背椿象
0621聲音溝通的社會─大黑艷蟲
0622 夜比日精采─大雪山
0623 翅膀畫豬鼻─麗眼斑螳
0624 此蟲只應北部有─日本棘竹節蟲
0625 此蟲只應高山有─柳二十斑金花蟲
0626 挾持人質事件簿1─針尾細蟌
0627 挾持人質事件簿2─昧影細蟌
0628目眩神離的藍─白痣珈蟌
0629切片蛋糕─異腹胡蜂
0630爺兒們─台灣爺蟬

7月

0701劉備再世─台灣長臂金龜
0702保育類新硬漢─球背象鼻蟲
0703色彩艷麗的球背象鼻蟲
0704枝頭硬漢─柑桔尺蠖
0705【觸類旁通】各種尺蠖
0706如臨大敵─星天牛
0707光環漸弱─霧社深山天牛
0708山溝巡邏者─無霸勾蜓
0709仙女下凡─長尾水青蛾
0710野薑花的愛戀─白波紋小灰蝶
0711刀光劍影─棋紋鼓蟌
0712豆娘代名詞─短腹幽蟌
0713突破盔甲─節腹泥蜂
0714大頭狩獵者─方頭泥蜂
0715目睹之怪現狀─長角大鍬形蟲
0716深山雙雄的餘生─台深與高砂鍬形蟲
0717【觸類旁通】其他鍬形蟲
0718 巧思變小人─老北京毛猴
0719大舉進攻─四斑紅星椿
0720青蜂俠壞蛋─大綠青蜂
0721魔鬼黨與鋼鐵人─長棘玉椿與廣二星椿象
0722橫看成嶺側成峰─蘭嶼大葉螽蟴
0723教戰守則1─三角蟹蛛
0724【觸類旁通】各種蟹蛛
0725非蛾,勿擾─石蠶蛾
0726朝生卻不一定暮死─紅腹四節蜉蝣
0727【觸類旁通】各種蜉蝣與幼蟲
0728 雞翅與積木─石蠅
0729 死神出沒注意─大琉璃食蟲虻
0730 水藍色蜘蛛網─鬼面蛛
0731 極限之地─合歡山

8月

0801竹林裡的鄉愁─台灣大象鼻蟲
0802高麗菜的遐想─紅點粉蝶
0803神祕蝶道─玉帶鳳蝶
0804教戰守則2─姬螳螂
0805鞠躬盡瘁─虎斑泥壺蜂
0806本能與智能─黃胸泥壺蜂
0807狹腹胡蜂的秘密基地
0808暗夜林投聲─津田氏大頭竹節蟲
0809燒名畫做晚餐─竹節蟲
0810葉片修行者─葉䗛
0811上校駕到─赫爾斯特上戶蛛
0812雨後盤絲洞─蜘蛛網
0813寄人籬下的偷兒─赤腹寄居蜘蛛
0814極扁極怪─脊扁椿
0815青面撩牙─八星虎甲蟲
0816【觸類旁通】各種虎甲蟲
0817蝶翼輕飛─彩裳蜻蜓
0818舉腹避暑─溪神蜻蜓
0819長征者─薄翅蜻蜓
0820遺珠之憾─棍棒瘦蜂
0821壞到骨子裡─蜂虻
0822挑戰高難度─飼養野生蜜蜂
0823辨別真假蜂蜜
0824盜蜜者─鬼臉天蛾
0825【觸類旁通】其他種類的天蛾
0826擠眉弄眼─天蛾幼蟲
0827第一道陽光─鎮西堡
0828鐘樓怪人1─雙峰疣椿
0829鐘樓怪人2─小頭虻
0830灶腳駝背者─灶馬
0831胖蝙蝠俠的吃相─出頭蠅

科別索引

天天都是賞蟲日

張蕙芬(大樹文化總編輯)

大樹文化在1997年推出『台灣野花365天』,獲得極大的迴響,讓許多一直苦於辨識植物的人找到最容易的入門途徑。昆蟲和野花都同樣是最容易接觸的生物,因此多年來一直想要策劃推出『賞蟲365天』,如今在作者楊維晟先生多年的持續觀察、攝影與累積資料,終於得以在2011年的11月推出此套重量級的自然著作。

書中介紹的不只是昆蟲而已,還遍及其它的節肢動物,甚至還有一篇壁虎﹝台語稱之為善蟲仔﹞,因此「蟲蟲」的定義不再是生物學上的,反而比較貼近一般人的認知。

其次則是全書的編輯主軸是以一天介紹一種蟲,讓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賞蟲日」,而透過作者的豐富經驗,安排蟲蟲上場的日期也是恰如其份的,多半可以在野外找到其蹤跡。

『賞蟲365天』絕非一般大家所認知的昆蟲圖鑑,作者著重的是有趣的昆蟲生態以及各式各樣的奇特行為,加上寫作方式多樣,閱讀起來既不枯燥也不艱深,反而會讓人驚嘆蟲蟲世界真奇妙。

期待『賞蟲365天』的推出,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親近自然,願意俯視小小的蟲蟲,願意花時間觀察蟲蟲。打開觀察蟲蟲的這一扇窗,將可以深切體認生物多樣性的美妙,每一生命都有一席之地,不論是渺小如蜉蝣,還是大型的人面蜘蛛,同樣都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台灣的蟲蟲種類豐富,可以讓我們的每一年、每一天,天天都是賞蟲日。

摘自《賞蟲365天(春夏篇)》出版序


昆蟲的發言人

楊維晟

人口擁擠的台灣,保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雖然中大型哺乳動物種類稀少,但體積只有哺乳動物幾萬分之一的昆蟲,卻支撐了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牠們豐富了生物的食物鏈,更幫助了植物的花粉傳播與授粉。

著名的美國生物與螞蟻學家威爾森(E.O.Wilson )說:「螞蟻是地表產量最豐富的小動物。」螞蟻絕不只是在家中廚房搬搬糖粒而已,野性自然中螞蟻扮演多種角色,螞蟻在台灣就超過兩百種以上,而台灣所有的昆蟲種類更高達兩萬種。

一百多年前法國人法布爾坐在樹下,手拿著放大鏡觀察昆蟲,今日我拿著數位相機,想為昆蟲平反牠們卑微的身分,輔以輕鬆且帶點詼諧的文字,希望讀者大眾透過書本對昆蟲有嶄新的認識,書本的知識是帶領各位去野外尋蟲的引子,再藉由有趣的昆蟲認識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昆蟲絕對是最好的自然導師。

不能用言語與人類溝通的昆蟲們,我自願挺身而出為牠們「發聲」,我並非昆蟲系出身,所以往往跳脫昆蟲學的範圍,裡面或許帶有我的個人情感,偶爾我也會將昆蟲擬人化,這些「手段」無非是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怕昆蟲的人)用另一種角度認識昆蟲,從昆蟲身上體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昆蟲是我人生中最佳的良伴,本書登場的昆蟲與蜘蛛等動物超過400種以上,希望牠們都能成為各位讀者一生的好友!

摘自《賞蟲365天(春夏篇)》作者序

楊維晟 作者

自然生態作家、觀察家,著有『河口野學堂』、『昆蟲記中記』、『賞蟲365天』、『當單眼愛上複眼』等13本自然生態書籍。

為了記錄東部自然生態,2012年從台北都會區移居台東潛心創作,2014年以『河口野學堂』一書獲得金鼎獎肯定,同年入籍台東並兼營木一邊民宿,期望透過生活,將影像與文字的觸角深入台東,為這片土地留下動人篇章。『台東之眼』(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是2016年最新力作。

部落格:http://lionyang64.pixnet.net/blog(台東。自用。)


2011/11/15

BBT1029

大樹文化

軟皮精裝

14.8x21cm

彩色

9789862168448

205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