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葉是樹的名片」是愛樹者的通關密語之一,
就像第一次碰面的陌生人,交換名片、知道彼此的姓名,
是結識重要的第一步,
而樹木的葉片就像是它們遞給我們的名片,
特別是獨特而出眾的葉片,往往讓人過目難忘。
例如銀杏的扇形葉、菩提葉又長又尖的尾巴、
琴葉榕宛如小提琴般的大型葉片、烏桕的菱形葉片,
都擁有格外出色的葉片。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具有如此獨一無二的名片,
許許多多的樹木葉片是普通平凡到難以記憶,
此時就需仰賴其他的特徵來輔助。
其中包括了樹幹、樹形、花朵、果實等,
每一種樹木總是有其特殊之處,引人注目,
進而吸引我們和它們交朋友。
『都會賞樹秘笈』以植物插畫為主體,
透過精緻細密的植物繪圖,
許多攝影難以記錄的微小特徵,一一展現在書頁上,
圖像記憶法在每一張樹木的局部特徵繪畫當中,得以落實展現。
透過全年可賞以及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焦點樹木,
認樹、賞樹、愛樹可以是全年無休的自然活動,
而且最好的是無論生活在何處,處處可接觸樹木,
因為它們原本就是我們最親密的生活夥伴之一。
出版序 以圖像特徵來記憶樹木
樹木特徵解密一:樹形與樹幹
樹木特徵解密二:葉片
樹木特徵解密三:花朵
樹木特徵解密四:果實
Chapter1 全年無休的賞樹秘笈
樟樹
榕樹
垂榕
雀榕
稜果榕
琴葉榕
金龜樹
白千層
檸檬桉
大葉桉
光臘樹
榔榆
台灣櫸木
茄苳
黃槐
錫蘭橄欖
福木
黑板樹
台東漆
銀葉樹
杜英
木麻黃
麵包樹
波羅蜜
大葉桃花心木
大葉山欖
瓊崖海棠
銀樺
槭葉翅子木
朴樹
魯花樹
白水木
楓香
九芎
垂柳
菩提樹
黃連木
欖仁
小葉欖仁
珊瑚刺桐
掌葉蘋婆
台灣肖楠
落羽松
肯氏南洋杉
台灣五葉松
龍柏
竹柏
羅漢松
台東蘇鐵
蒲葵
台灣海棗
Chapter2 春天的賞樹秘笈
山櫻花
桃花
李花
流蘇樹
紅楠
香楠
苦楝
木棉
水黃皮
羊蹄甲
含笑
山黃梔
黃金風鈴木
刺桐
廣東油桐
大葉合歡
相思樹
鐵刀木
火燄木
厚皮香
Chapter3 夏天的賞樹秘笈
紫薇
大花紫薇
雞冠刺桐
盾柱木
阿勃勒
鳳凰木
月橘
白玉蘭
烏心石
洋玉蘭
海檬果
緬梔
雨豆樹
黃槿
印度黃檀
馬拉巴栗
穗花棋盤腳
猢猻木
Chapter4 秋天的賞樹秘笈
台灣欒樹
美人樹
吉貝木棉
羅望子
烏桕
印度紫檀
Chapter5 冬天的賞樹秘笈
豔紫荊
青楓
無患子
梅花
第倫桃
以圖像特徵來記憶樹木
張蕙芬
認識樹木,其實跟認識人沒有太大的差別,記住名字和長相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是人們會不厭其煩地自我介紹,樹木卻是沉默不語,因此想要真正跟樹木交朋友還是需要掌握一些訣竅。
1994年大樹文化出版了普獲好評的『台灣賞樹情報』,為認識樹木打開了人人皆可為之的一扇窗戶,即使完全沒有生物學的背景,一樣可以理解樹木最明顯的特徵,透過特徵的記憶來跟樹木做朋友。
「葉是樹的名片」成為愛樹者的通關密語之一,就像第一次碰面的陌生人,交換名片、知道彼此的姓名,是結識重要的第一步,而樹木的葉片就像是它們遞給我們的名片,特別是獨特而出眾的葉片,往往讓人過目難忘。例如銀杏的扇形葉、菩提葉又長又尖的尾巴、琴葉榕宛如小提琴般的大型葉片、烏桕的菱形葉片,都擁有格外出色的葉片。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具有如此獨一無二的名片,許許多多的樹木葉片是普通平凡到難以記憶,此時就需仰賴其他的特徵來輔助。其中包括了樹幹、樹形、花朵、果實等,每一種樹木總是有其特殊之處,引人注目,進而吸引我們和它們交朋友。
2012年夏天繪者林松霖完成『菜市場水果圖鑑』的繪圖工作之後,提出繪製100種都會常見或特殊樹木的初步構想,以他個人的圖像記憶經驗來完成,讓更多的大人或小孩可以輕鬆學習樹木的辨識特徵。
漫長的資料蒐集過程是始料未及的,為了完整記錄每一樹種的生活史,他必須在不同時間往返各個校園、公園,方能順利取得花朵或果實的詳盡資料,於是完成的時間就由預定的兩年、三年,一直到將近四年的現在才終於大功告成。
正如同這本書的書名『都會賞樹秘笈─100種樹木圖像記憶法』所揭示的目標,全書是以植物插畫為主體,透過林松霖精緻細密的繪圖,許多攝影難以記錄的微小特徵一一展現在書頁上,圖像記憶法在每一張樹木的局部特徵繪畫當中得以落實展現。
高大如肯氏南洋杉的樹木,雌花毬始終讓人無法一窺廬山真面目,在颱風的大風吹協助下,遭強風打下的枝條終於讓松霖找到難得一見的雌花毬,也才順利完成肯氏南洋杉的繪圖工作。而這不過是整本書100種樹木其一的故事罷了,每一幅插畫的背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過程,完成這一本無以倫比美麗的樹木書籍,無非是希望再次打開一扇窗戶,讓樹木真正成為每一個人的好朋友。
透過全年可賞以及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焦點樹木,認樹、賞樹、愛樹可以是全年無休的自然活動,而且最好的是無論生活在何處,處處可接觸樹木,因為它們原本就是我們最親密的生活夥伴之一。
1961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園藝系畢業,現職大樹自然書系總策劃及總編輯。
投身出版編輯工作三十餘年, 一直以搭起大自然與人的溝通橋樑為自我期許,熱愛自然書籍的編輯出版工作。現與一隻狗以及貓咪大家族一起生活於新店山上的社區。
著有『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自然老師沒教的事2─100堂親子自然課』、『菜市場水果圖鑑』、『菜市場蔬菜圖鑑』、『台灣老樹旅行』以及『都會種樹圖鑑─100個種樹懶人包』上下冊、『自然老師沒教的事7─都會賞樹秘笈』、『慢.漫.山城』(以上均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其中『菜市場水果圖鑑』榮獲2013年金鼎獎最佳非文學類圖書獎。『我的食物地圖』是2018年新作。
1962年生,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擅長自然生態插畫,畫風寫實精確,繪作『獨角仙』曾獲小太陽最佳插畫獎。
繪有『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台灣蜥蜴自然誌』、『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台灣珊瑚礁地圖本島篇』、『菜市場水果圖鑑』(以上均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其中『菜市場水果圖鑑』榮獲2013年金鼎獎最佳非文學類圖書獎。
『都會賞樹秘笈─100種樹木圖像記憶法』是最新完成的力作。
2016/09/08
BBT4019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彩色
9789864790494
192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