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覺醒的年代(不朽經典紀念版)
優惠價
85
$340

覺醒的年代(不朽經典紀念版)

解讀弔詭新未來

The Empty Raincoat
書籍介紹

明尼亞波利市的露天雕塑公園裡,立著一件筆挺的青銅中空雨衣。有名無實的中空雨衣,象徵人類在文明裡遭遇的窘境:隨著科技迅速發展、組織高度分化、制度層疊蔓生,個人的價值和主體也被淘盡,有如那件中空的雨衣。誰願意自己只是薪資單上的一個代碼、組織圖裡的一種職稱、經濟學研究裡的一筆資料,或政府報告裡的一排數字?人生的意義,絕不僅是充當某部大機器的齒輪,終日疾轉,不知目標何在。假如經濟成長必須先付出這些代價,便毫無意義。

即使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很多問題仍然沒有答案,有更多事情隱含矛盾。科技讓個人看似極有力量,卻又極為微渺;我們有精良的武器,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世間殺戮不斷;我們雖然糧食過剩,卻無法餵養餓殍;我們能解開銀河的奧祕,卻解不開自己的家庭難題;似乎我們知道的愈多,反倒愈迷惑。太多良善動機,導致了不良後果;太多成功處方,帶來了諷刺的結局。不論對個人或組織而言,眼前的挑戰,應該是如何去管理弔詭,如何將中空雨衣填滿,重新落實個人的存在感。

本書中,英國管理大師韓第透過對金錢、工作、組織、生活等各方面的整體省思,試圖帶領讀者走出變動、混亂、迷惑的迷宮。韓第在書中指出的九大弔詭,今日回顧之時,彷彿二十年不曾落幕的預言,甚至愈演愈烈。由未知而生的普遍不安,甚至徬徨虛無之感,只有加深,不曾稍減。

不確定的年代,唯有大師智慧,引導我們重建價值和意義,開啟未來的門扉。

紀念版推薦序 吳清友

導讀
開啟通向未來之門 南方朔

自序
世紀輪轉的省思

第一部 身陷叢林 

請問先知
第1章 我們身在何方?
第2章 當代九大弔詭

第二部 找尋平衡 

更新思維
第3章 西格瑪曲線──持續成長的祕方
第4章 甜甜圈原理──核心與邊陲之間
第5章 中國式契約──雙贏的策略

第三部 穿越弔詭 

再興聯邦
第6章 雙重公民身分
第7章 權力補貼──逆向授權的藝術

組織轉型
第8章 跨入後資本主義紀元
第9章 新型企業──勞資命運共同體

新生活觀
第10章 虛擬辦公室
第11章 人生四季之美

描繪未來
第12章 學習型社會
第13章 建立公平的計分板

第四部 重新定位 

第四空間
第14章 千禧年的啟示
第15章 社區、網路、電子俱樂部
第16章 預約二十一世紀

在歸零與覺醒中摸索前進

吳清友(誠品書店創辦人)

欣聞天下文化擬再版《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一書。從1995年迄今,每當我界定自己是事業經營者的角色時,這是我心儀的十本重要必讀經典之一。但是當天下文化請我寫一篇讀後感時,我又掙扎萬分,因為南方朔先生的導讀已是淋漓盡致,精采絕倫,似乎我能表達的皆是畫蛇添足,而本書中文版當年定下的書名,其中三個關鍵詞「覺醒」、「弔詭」、「新未來」,深具見地,也令我讚嘆。

韓第的企業倫理思維、人文氣質與悲憫的胸懷,為我所敬佩,他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在這混亂的世代裡找到出路,雖然我仍身處尋覓途中,但謹摘錄其中對我影響深刻之部分篇章,與讀者分享。

字裡行間有醍醐灌頂

本書第三章〈西格瑪曲線〉令我延伸了豐富的想像,我相信它也適用於:

──生命的重新啟程、轉折與精進;
──事業的永續發展與成長;
──身體的健康首要重視預防甚於治療;
──產業的發展應及早調整結構;
──政府領導人應以照拂天下蒼生為念,政府的相關政策應更具前瞻性與精準度,並備妥足夠因應未來弔詭變化的替代方案;
………

這一切皆需要責任擔當者或團隊的良知俱足、多元智慧與自我覺醒的敏銳度,謙沖的相信未來即是弔詭,其策略與因應方案需深植於價值信念裡,因為我服膺優質理念的永續優先於企業的永續,更勝於家族的永續。

摘自《覺醒的年代》推薦序


開啟通向未來之門

南方朔(作家、詩人及評論家)

英國小說家葛林(Graham Greene)曾經這樣寫道:「總有那麼一個時候,某扇門會打開,讓未來進來。」

一本與眾不同的書

這個富哲思的句子,似乎就是替本書作者韓第所著的《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而準備的最佳註腳。這本書不嘗試教人如何追求卓越,也未企圖討論成功的組織管理,而是開啟未來的一扇門扉;讓人在回顧過去、迎向未來的過程中,透過對金錢、工作、組織、生活、經營型態等各方面的整體反省,而重建價值和意義。這位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哲學出身的管理專家,這次的確寫了一本十分與眾不同的著作。它所提供的,乃是一種指向未來的視野。在這個充滿了變亂、淆惑、由於不確定感而心理普遍不安,甚至徬徨虛無的時代, 本書便像書裡最後所說的:「在黑暗中點燃自己的小小火焰」!

想要了解本書的寓意,讀者或許可從此書原著那個比較玄奧的書名著手:《中空雨衣——替未來尋找意義》(The Empty Raincoat: Making Sense of the Future)。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市的露天雕塑公園裡,陳示著由奚爾所作的大型雕塑,題為「無言」。這件雕塑作品由三部分組成,主體即是一件銅雕雨衣。它空空洞洞的矗立著,中間沒有人。韓第由這件作品裡所看到的,是它隱喻的意義:「中空雨衣」是人們的處境——一種願望和決定失去了立足空間後的窘境,於是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人,只剩下僵硬固定的雨衣。「中空雨衣」代表著「暫時占據此角色的人」。這也就是說,「中空雨衣」的意象所暗指的乃是制度的僵硬冷凝如銅,以及人的主體意義被褫奪。

摘自《覺醒的年代》導讀

2016年1月誠品選書

對企業經營者而言,這是一本深具人文素養的好書,韓第大多論及Know-why,而少談Know-how。事業與生命都是一連串的思索、了解、覺察、抉擇、創造與精進的過程。我敬佩韓第的企業倫理思維、人文氣質與悲憫的胸懷。從1995年迄今,每當我界定自己是事業經營者的角色時,這是我心儀的十本重要必讀經典之一。 

──吳清友,誠品書店創辦人


本書乃是恢復古典啟蒙精神的一本著作。近年來歐陸主要的知識份子對這方面的討論日益增加,這是替新歷史做準備。韓第從管理和組織的角度切入,期望替人在未來尋找到更好的位置,不再只是「中空的雨衣」。人類不是進化過程中的偶然,亞當‧史密斯除了「看不見的手」,還有更重要的「同情心」。此外,他更強調文明的延續性,以及日益被人冷淡的社區感與責任心。歷史並未終結,它留給人們的是另一個有待完成的考驗。

──南方朔,作家、詩人及評論家

查爾斯.韓第 作者

查爾斯.韓第是一位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和老師,也曾是石油公司高階主管、經濟學家、倫敦商學院教授、溫莎城堡聖喬治堂(St. George’s House)學監,擔任過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SA)主席。韓第出生於愛爾蘭基代爾郡,父親為聖公會吏長,先後在愛爾蘭、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接受教育。韓第著作豐富,包括《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阿波羅與酒神》(Gods of Management)、《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等。

韓第於 2024 年 12 月 13 日辭世,享年 92 歲。《九十自述》(The View from Ninety)這本文集是他最後一本著作,取材自最初發表於《閒人雜誌》(The Idler)的文章。


周旭華 譯者

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英國瑞汀大學歐洲與國際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政治大學外交系國際關係學博士。譯有《競爭策略》等商管經濟趨勢書十餘種。


2015/12/28

BCB56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8198

376

651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