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星雲之道
優惠價
$500
優惠價
75
$375
書籍介紹

在宗教的世界地圖上,星雲大師是世界級宗教家;在華人佛教徒的天秤上,他是和尚中的大和尚;在中華文化中,他是君子中的君子。

星雲大師弘揚佛法超越時空,平時的隻字片語和身體力行,皆是大師一生恆持的心法要義。

《星雲之道》意在表達大師對人間佛教提倡的思路、海內外拓展的艱辛歷程、與時俱進的推動方法,以及在各地產生的深遠影響。

大師的智慧高,但不是高不可攀;大師的道理深,但不是深不可測;大師的囑咐多,但不是多得無所適從。

星雲大師花了超越半世紀的心力,弘法無遠弗屆;對人類的貢獻早已跨越宗教、飛越全球,創造了人間佛教改善人心的無限價值。

出版者的話 王力行
星雲本懷──超越宗教的智慧與慈悲
問道星雲大師 提問:高希均、王力行

導引
星雲之道:分享大師的一生貢獻

第一部 人間佛教的實踐
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興起
人間佛教的繼往開來──讀《星雲學說與實踐》
人文思維及宗教情操──記第一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
「百年人物」與「民族之寶」──星雲大師八六華誕
生命七七、雲端九九──寫在星雲大師生日八八

第二部 星雲的情義
星雲之心──讀《百年佛緣》
大師原來一直是位詩人──星雲大師詩歌集策畫緣起
山上有星雲
從貧窮戰亂走向和平幸福──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講詞
「遠見」緣
「遠見」緣 星雲迴響──《遠見》三週年星雲賀詞
隨大師赴嶽麓書院
中華之光──北京央視頒贈「星雲大師為中華文化年度人物」
大師的書法是公共財

第三部 大師的慈悲
挑「好」的說──大師一直在提倡「三好」
「星雲價值」能改善國會亂象嗎?
貧窮是莫言獲得文學桂冠的動力──星雲大師及諾貝爾獎得主的交集
佛陀紀念館的光輝
慈悲的思路‧兩岸的出路──共建民主品質‧人民幸福‧兩岸雙贏
大師的懸念

第四部 吾「道」不孤
奉獻:錢煦院士的「學習、奉獻、創造」
品格: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新著
文明:沙克斯(Jeffrey D. Sachs)的《文明的代價》
和平:馬英九和習近平雙手緊握的是「和平」

附錄 星雲大師
自述星雲之道──摘自《人間佛教何處尋》


星雲之道:分享大師的一生貢獻

高希均

「星雲之道」,是指大師拓展人間佛教的道路;是指推廣人間佛教的道理。
它的道路無限寬廣, 是人人可以學習的、穿越的; 它的道理無所不容,是人人可以親近的、實踐的。

(一)無限寬廣的道理與道路

二十七年前的春天,《遠見》雜誌邀請剛從大陸第一次訪問歸來的大師, 在台北做一場公開演講。千餘人的演講廳出現擠不進去的幾百位聽眾。這是前所未見的場面,第一次感受到大師的群眾魅力。

那次的相識, 自此帶來近三十年深厚的友誼, 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師的言教與身教, 那是我一生的幸運。他出口成章、下筆如飛、記性特好、故事萬千、事事捨得、時時慈悲、知己滿天下。創設的道場已逾三百,著述的書已過三百種,所得的榮譽博士及教授已過三十。以每天投入的工作時間,大師已活過三百歲。

我不是佛教徒,唯一的男孩在美國出生成長,是在美國與加拿大傳教的一個基督教牧師。

半世紀以來, 在海內外我從未遇到一位像大師那麼地熱心、正直;那麼地捨得、慈悲; 那麼地不計較、肯付出; 但又那麼堅強地擁有生命力、執行力、說服力; 在推動人間佛教的道路上, 既能曲直向前, 更能勇往直前。

在歷史的長河中,幾個世代都不容易出現這樣一位偉大人物。他竟然是來自揚子江邊的一個貧困家庭,沒有念完小學,十二歲出家,一九四九年到台灣時二十三歲;不諳台語,身無分文。

放在宗教的世界地圖上,大師是世界級宗教家;放在華人佛教徒的天秤上,他又是和尚中的大和尚;放在中華文化中,他是君子中的君子。

與大師交往,心中就一直把大師視為「君子」的最高座標;向他學習,向他請益。每一次的接觸──不論是見面、電話,或透過報紙、書籍、電視──總產生自己要不斷提昇的內在動力:行為上更捨得、理念上更開放、文化歷史上更尋根。

二十餘年來的相識中,曾寫了三十多篇與大師相關的講稿、文章、序文、書評。在大師九十華誕前夕,自己整理成書,表達對大師的敬意。

取書名為《星雲之道》,意在表達大師一生對人間佛教提倡的思路、海內外拓展的艱辛歷程、與時俱進的推動方法、以及在全球產生的深遠影響。

我儘量用簡明的列舉方式,歸納出幾個重要面向,增加讀者可以概括地了解大師一生的貢獻。

摘自《星雲之道》星雲之道:分享大師的一生貢獻

兩岸名家解讀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有志致佛光山於人間天堂,俾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其胸懷之大,令人敬佩。

中山大學終身教授 余光中


佛光山幾十年來致力於讓佛教走向現實人間、走向世界各地的宏大事業,成果卓著。

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 余秋雨


我們應當把佛光山當成安置精神的家,一個人找到可以安放精神之地,遠比找到安放肉身之處重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


星雲大師的成就只在說明一個道理、完成一個心願,那就是:佛教不只屬於出家人,而是屬於人世眾生,這就是「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

《聯合報》顧問 張作錦


星雲大師帶領的佛光山,以慈悲之心滋潤了台灣;「人間佛教」則提供一個人人可以親近之、萃取之、實踐之的簡易法門。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以上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摘自《百年佛緣》及「星雲人文世界論壇」講詞)

高希均 作者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2016/08/23

BCC021

天下文化

硬殼精裝

15x20cm

黑白

9789864790463

224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