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星雲大師的光輝
優惠價
85
$425

星雲大師的光輝

結緣受益三十年

書籍介紹

來自長江邊的兩個孩子:
八十多歲的高希均,一介書生;
九十多歲的星雲大師,一位和尚。

這本書,說的是書生與和尚相識三十年,
結下書緣、人緣與佛緣,半甲子緣起不滅的故事。

書生與和尚的三十年書緣、人緣與佛緣;透過72張照片,14篇文章,高希均教授與讀者一同分享,一生受益於星雲大師的智慧。

大師序 遠見天下者——高希均教授 星雲大師
自序 結緣大師三十年 高希均
​楔子

第一部
來自長江邊的兩個孩子:和尚與書生

.1989「遠見」緣
 影響深遠的長輩
.2003 人間衛視主持「讀一流書」節目
 閱讀救自己
.2003 與「人間佛教讀書會」共倡閱讀知識
 落差與閱讀
.2006 隨大師赴長沙嶽麓書院演講
 春雨中播下兩岸友誼的種子
.2011 春節上山,十年如一日
 心靈新地標——佛陀紀念館
.2012 「星雲人文世界論壇」創辦會,請來哈佛學者傅高義
 人文思維及宗教情操——記第一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
.2013 《百年佛緣》口述史
 星雲之心──讀《百年佛緣》
.2013 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請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貧窮是莫言獲得文學桂冠的動力——星雲大師及諾貝爾獎得主的交集
.2013 星雲大師詩歌集大師
 原來一直是位詩人——星雲大師詩歌集策畫緣起
.2015 星雲學說與實踐
 人間佛教的繼往開來——讀「星雲學說與實踐」
.2015 兩岸慈悲創和平紅利
 慈悲的的思路・兩岸的出路——
 共建民主品質・人民幸福・兩岸雙贏
.2016 星雲九十
 「星雲九十」的懸念——
 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的不確定
.2017 來到大師的家鄉:做客「揚州講壇」
 在「揚州講壇」演講紀錄
.2019 大師病後新書: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給」是星雲大師的「初心」與「一生實踐」——
 不要佛教養我,我要佛教成長

第二部
影像集:書緣.人緣.佛緣

大師的書法是公共財富
人間紅利
郝柏村
吳伯雄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高希均、劉麗安夫婦
余秋雨、馬蘭夫婦
李開復
大師題名贈字
張作錦、洪蘭
張洹、胡軍軍夫婦
黃效文
莫言、李瑞騰、蔣偉寧
詹益森、張簡珍夫婦
楊振宇、曾煒夫婦
嚴長壽、梁天龍
遠見天下文化同仁

結緣大師三十年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一)一九四九年

一九八九年二月,沒有見過面的大師出現在松江路遠見‧ 天下文化簡樸的辦公室裡,使我們受寵若驚;但大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立刻使我們如沐春風。那一刻起我們就產生了亦師亦友的情誼。當時我往返兩地,大部份時間仍在美國教書。

那年大師六十三歲,自己五十三歲。我們的童年都在揚子江邊:揚州與南京,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一無所有的揚州和尚隻身奮鬥,一個眷村孩子努力向上。

從一九四九年算起,我們的「台灣年齡」已是七十歲了。

誰說我們不是愛台灣的台灣人?誰說我們不是愛中國的中國人?

(二)二〇一九年

七十年來,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創造了台灣的「宗教奇蹟」。

大師從宜蘭出發,佛光山發心。他走的是一條奉獻的路;一條曲直向前帶領眾生的人間佛教之路。

大師的核心力量就是永不休止地散佈慈悲,展現智慧。因此大師的一言一行在海內外就激起了浪花;掀起了風潮,引發了熱情,創造了無處不在的人間紅利。

大師的影響超越了台灣;大師的光輝跨越了宗教;大師的貢獻飛越了時空。來到二〇一九年,大師屢屢告訴信徒:「我來世還要做和尚,我做得不夠好。」他永遠與人間佛教同在。

(大師九三華誕前夕,二○一九年八月台北)

高希均 作者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2019/08/22

BGB478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7x23cm

彩色

9789864797905

168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