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編按:佛光山星雲大師於2月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星雲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佛法,影響了無數社會大眾,消息震撼各界人士,並表達不捨與緬懷之情。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星雲大師的童年都在揚子江邊:揚州與南京,更都經歷過戰亂的大時代,本文記錄了一位和尚和一位書生,一見如故,相知相惜逾三十年的動人情誼。
文/高希均,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1989年2月,沒有見過面的大師出現在松江路遠見・天下文化簡樸的辦公室裡,使我們受寵若驚;但大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立刻使我們如沐春風。那一刻起我們就產生了亦師亦友的情誼。當時我往返兩地,大部分時間仍在美國教書。
圖說:病痛不能阻隔他們的友誼,腦部手術後正在復健的大師,想念老友高希均教授。圖片由高希均教授提供
那年大師63歲,自己53歲。我們的童年都在揚子江邊:揚州與南京,1949年來到台灣。一無所有的揚州和尚隻身奮鬥,一個眷村孩子努力向上。
從1949年算起,我們的「台灣年齡」已是70歲了。
誰說我們不是愛台灣的台灣人?誰說我們不是愛中國的中國人?
圖說:高教授說:如果你也接觸了星雲大師,那是何等幸運!(2016年4月在「揚州講壇」)圖片由高希均教授提供
70年來,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創造了台灣的「宗教奇蹟」。
大師從宜蘭出發,佛光山發心。他走的是一條奉獻的路;一條曲直向前帶領眾生的人間佛教之路。
大師的核心力量就是永不休止地散佈慈悲,展現智慧。因此大師的一言一行在海內外就激起了浪花;掀起了風潮,引發了熱情,創造了無處不在的人間紅利。
大師的影響超越了台灣;大師的光輝跨越了宗教;大師的貢獻飛越了時空。
來到2019年,大師屢屢告訴信徒:「我來世還要做和尚,我做得不夠好。」他永遠與人間佛教同在。
(大師九三華誕前夕,2019年8月台北)
(原文刊載自《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