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星雲大師的傳承
優惠價
85
$383

星雲大師的傳承

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書籍介紹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年,佛光山開山五十年,培養僧眾弟子一千三百人,全球五大洲建寺院道場三百間。
對漢傳佛教的振衰起敝,對整個佛教現代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九十二歲的星雲大師,寫過一首著名的偈,三個版本反映他人生的三個階段:

一:願心廣大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所願,佛光普照五大洲。

二:願力已成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

三: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他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他的傳承者已在全世界為光大人間佛教續添新猷。

​本書是十一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策畫序 「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

【卷一】大師的話
佛光山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

【卷二】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佛光山法師訪談錄
堅定教育的信念——慈惠法師(佛光山長老,開山寮特助)

跟在師父旁邊做事做了一輩子,現在終於體會,只要照著做,會做成的。但是中間不能把它做偏掉,偏掉就不行了。

創新文化的妙意——慈容法師(佛光山長老,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
師父教導我們出家人,誦經念佛不是念給佛聽的,社會人士大家都是未來佛。要想出人能接受或是有興趣的方法,譬如用體育也能弘法,在佛教界過去沒有人這樣做。

人生有法無礙——心保和尚(佛光山寺第九任住持)
大師真正「無我」,所以「真空生妙有」。他因無我而能承擔,而能集眾人的因緣「集體創作」,大師最後也是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難行更要前行——慧傳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佛光山寺都監院院長)
大師對做一件事情的認真執著,用一句台灣話叫做「追到走投無路」。他看我們已經做不起來了,就會自己去想辦法,也不用什麼計畫書,不用畫圖,什麼事情對他來講都舉重若輕很簡單。

珍視善緣的力量——蕭碧霞師姑(佛光山長老,佛光山司庫顧問)
師父同時做很多事,他不休息,拚命做。他生病以後我們提醒他要照顧身體,太累了就去小睡一下。他就說:「要睡,以後可以睡很長。」他那個意志和生命力,連醫生都佩服。

當下就是最好的——滿謙法師(佛光山海外都監院院長暨台北道場住持)
在海外做事都要請示師父的,如果必須自己下判斷甚至馬上決定,開始時膽顫心驚,後來慢慢可以掌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切為了佛教,為了大眾,答案就很容易浮出來了。

散播歡喜自在的種子——滿潤法師(佛光山日韓教區總住持)
師父很早就提出在地人加入人間佛教弘法,甚至可以讓日本人做住持。信徒不接受這種先進想法。師父就講,如果沒有當年印度的和尚培養中國僧人,後來就不會有漢傳佛教,佛教到哪裡,都一樣要本土。

有信仰就能承擔——覺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
我問師父:「為什麼我們要花那多心力去做這件事?」師父說:「為了佛教。」其實每次他的回答都如此。慢慢的我才體會到,師父的身心血液裡,真的就只有「為了佛教」這一件事。

多蓋一所學校,就會少一座監獄——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
去亞馬遜拜訪神父的時候,師父說:「你好像很喜歡辦這個教育。」我說:「是。」師父說:「好,這個教育就叫『如來之子』,你就讓孩子學習語言、學習電腦、學習技能、學習道德,但不可以改變人家的宗教。」

善用集體創作新平台——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我不明白師父為什麼認為,我的出家之路會走不下去?有一天他說:「我送你十二個字,你要每天反覆去想,而且這麼做。」我說:「好。」師父就說:「十二個字,做做做,苦苦苦,等等等,忍忍忍。」

傳遞佛法大智慧——覺元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
建完南台別院,我問師父可不可以請求閉關。「閉關?」師父眼睛瞪好大:「你才三十出頭,要閉什麼關?天地就是你的關房,眾生就是你的老師,關房就這麼小嗎?」

總策畫序——「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本書策畫者

今年九十二歲高壽的星雲大師,弘法八十年期間,創立百千座道場、學校、圖書館、美術館等,他如何管理這龐大的佛教事業、傳承聯繫僧信二眾的心?大師曾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十五講>(《人間佛教系列》,2006「香海文化」出版)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做為他的管理哲學,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

台灣社會在解嚴三十年後,進入一個既少權威、也少英雄的個人散漫時代,因此典範難以建立,制度難以推動。影響所至,大到國家議事空轉,小至人人各行其是,「一事無成」變成了民主化的代價。此刻再度思考星雲大師「集體創作」的管理理念,雖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放在一般企業的管理上、社會大眾的心態上,也可相互呼應。

什麼是「集體創作」?大師說:

這個世間不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經過多少人的經驗,多少人的智慧,多少人的辛苦,共同來成就,才能成功的。

《人間佛教語錄.宗門思想篇》
(2008「香海文化」出版)

在中華文化裡,君子有成人之美,成就別人的善行,這當中就是「人」與「善行」,所以人對了還不夠,事也必須對了(須是善行),才有可能成就一件好事。星雲大師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事先要求自己,以「無我」去成就別人,我在眾中,廣結善緣。放在入世的觀點來看,他以「集體創作」的無私無我,積極開創,培養人才,成就今日佛光山叢林道場,以文化、藝術與教育弘法。

大師對集體創作的看法,充滿智慧:

集體創作是大眾,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共有,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真理,真理不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輔相成。

集體創作的核心是方法要集中、觀念要溝通;主管必須要有屬下的擁護,屬下必須要服從主管領導。能夠「互相成就」,才能發揮集體創作,才能共成共榮。

《人間福報》2001年3月6日

「集體創作」是星雲大師有大成就的祕訣,同時也是人間佛教在全球流傳的關鍵。本書收錄了卷一「大師的話」兩篇重要文章,星雲大師談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藍圖;卷二則是「遠見創意製作」在二〇一八年中特別專訪了慈惠法師、慈容法師、心保和尚、慧傳法師、蕭碧霞師姑、滿謙法師、滿潤法師、覺培法師、覺誠法師、如常法師、覺元法師,追隨大師多年的這些弟子們,細述了人間佛教的發揚與集體創作的成就。

本書順利出版,特別謝謝特約主編秋萍,一支筆傳寫動人的故事,佩穎及天下文化編輯團隊的精心編輯,遠見創意製作團隊駱俊嘉、葉政榮不眠不休日夜投入,顧問楊棟樑以獨特視角,掌鏡拍攝本書封面,正是共同成就的「集體創作」,也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三百位同事對星雲大師的集體敬意。

大師曾自述「生於憂患、長於困難,一生喜悅」,我們在大師的身教與言教,看到了人間佛教與佛光山安頓人心的力量。追隨與仰慕大師的海內外信徒與大眾,不能僅僅是看到與體會,更要好好地傳承與發揚。

二○一八年八月十日

星雲大師 等 作者

星雲大師

江蘇江都人,曾參學金山、焦山、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一九四九年春來台,一九五三年創宜蘭念佛會,奠定弘法事業的基礎。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近三百所道場,又創辦多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雲水醫院、佛教學院,暨興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及光明大學等。

一九七○年後,相繼成立「大慈育幼院」、「仁愛之家」,收容撫育孤苦無依之幼童、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並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編著《佛光教科書》、《佛教叢書》、《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二○一七年五月發表《星雲大師全集》,共三百六十五冊,收錄畢生著作。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以地球人自居,對於:同體與共生、平等與和平、環保與心保、幸福與安樂等理念多所發揚,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總會會長,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高希均 策劃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王力行 策劃

王力行,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政大新聞系畢業後,一直獻身於新聞及出版事業,在1970年代主編《婦女雜誌》與《綜合月刊》,並赴港任《中國時報》香港辦事處主任。1981年與高希均、殷允芃共同創辦《天下雜誌》,並任副總編輯。1982年創辦「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創辦《遠見雜誌》。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

擔任《遠見雜誌》總編輯期間,帶領雜誌獲新聞局雜誌報導金鼎獎、雜誌公共服務金鼎獎、花旗銀行財經新聞獎、新聞評議會兩岸新聞報導獎、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獲選為政治大學八十風雲校友、107學年度傑出校友。著有《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請問,總統先生》、《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與時代的對話》、《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一生帶著走的能力》等書。


2018/08/31

BGB46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彩色

9789864795338

324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