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是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威爾森的自傳。
從兒時孤獨的成長、受教育的波折到成為博物學家的歷程,和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對科學進展所作的貢獻,二條主軸交織而成。獨
立的篇章,韻味如散文;整體的架構,壯闊如小說。
隨著作者動人故事一步步的展開,引領我們暢遊繽紛的生命花園,學會觀察生物、大自然的方法與趣味;他熱情、積極的態度,樂觀、智識的思維,更觸動我們對大自然、對生命深沈的關懷。
導讀 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 金恆鑣
作者序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第一章 天堂海灘
第二章 把小男孩托給我們
第三章 角落裡的亮光
第四章 神奇的小天地
第五章 盡我職責
第六章 阿拉巴馬之夢
第七章 獵人
第八章 南方再見
第九章 前進熱帶
第十章 南太平洋巡禮
第十一章 未知事物的形態
第十二章 分子大戰
第十三章 麥克亞瑟與地理生態學
第十四章 佛羅里達珊瑚群島實驗
第十五章 螞蟻
第十六章 投效社會生物學
第十七章 社會生物學大論戰
第十八章 親切繽紛的生命
附錄 延伸閱讀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物理學家維斯可夫(Victor Weisskopf)曾經說他自己是身處亂世的快樂之人,我本人也是一樣。只不過,令我心醉神迷的並非核子武器或是聳動的高科技,而是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長久以來,我一直密切觀察自然界裡微細而基本的變化。
「大自然」這個字對我來說,具有兩層意義。
在本世紀初,人們還是很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想成是不凡的物種,是被困在地球上等待靈魂或心智救贖的黑天使。如今,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既然已被生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一步步參與了數百萬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人類的生態環境、生理狀況,乃至於心靈狀態,都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密不可分。從這一層含義來觀察自然界,大自然的本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本世紀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依然相信地球資源豐饒得取之不盡。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沒有人攀爬過,最深的海也還沒有人探測過,更別提那分布在赤道大陸上的大片野生叢林了。現在,我們早已繪製完實際的世界地圖,而且也估算出日漸減少的地球資源︰才經過一世代的開發,人類就已經將野生世界破壞到足以威脅自然資源的程度;生態系和物種正以六千五百萬年以來最快的速度消失之中!
由於對自個兒闖下的禍事感到良心不安,我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地域的征服者換為地球的管理員。在這樣的第二層含義中,也就是我們體認到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界是兩碼事的時候,大自然的本質也一樣是不斷變化著的。
■針對我,也針對你們
由於性情和專長的關係,使得我能夠一直很密切地觀察這些變化。在我還是一名年資尚淺的小科學家和小博物學家的時候,我個人的世界觀隨同下列兩個趨勢而轉換︰演化生物學的興起,以及「這門科學的從業人員能夠自然養成」這想法的沒落。從童年到中年,我的個體發生史(ontogeny)一再重複那更巨大的種系發生史(phylogeny)。同時間,大自然猶不斷蛻變出新的風貌。
我的童年很走運。生長在保守的美國南方,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環境中長大,卻一點都沾不上南方那些個社會問題的邊兒。我在小小年紀便打定主意將來要作科學家,以便能夠多多接近大自然。
迷人的童年記憶未曾泯滅,但是它卻留存在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紀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式的思潮中。在這思潮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變化,包括原先想像中世界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把這些封存的記憶都提出來,使我更能完整了解自己目前的思考方式,也使我更能釐清自己信念中的核心因素。這樣的釐清不只是針對我自己,也針對你們,同時,或許也是為了增強說服力。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小提琴家的大姆指》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
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1997/05/23
BCS03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375-4
482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