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1937年,美國企業的存活期平均為75年,如今已降為15年;歐美的CEO們紛紛發現,自己正不斷被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同業遠拋在後……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在這個風險和機會不斷增加的世界中,成功不再來自擁有知識,而是懂得如何與眾人合作,運用拉力──努力吸引人才和資源的能力──把不確定轉成機會,使簡單的動作產生龐大效益。
本書作者認為,多數企業及領導人仍習於「將資源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凡事由上往下推動」、「固守核心區域」等封閉的經營模式。然而,一種強調更開放、更具協作性的商業模式,正促使新興市場的企業在「具前瞻性的優勢領域」中不斷創新。本書教導我們如何應用拉力,解放個人和公司隱而未顯的能力,改變社會,發展創造性的才能。透過本書,讀者將懂得:
.取得新的資訊資源
.吸引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
.增加與貴人意外相遇的機會
.創造讓你與同事能提升自我的空間
.轉化組織,適應知識流的社會
前 言 拉力,讓好事更靠近
第一章 推力的式微
第二章 前進莫測的未來世界
第三章 吸引需要的資源
第四章 發揮潛力──拉力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 學習拉力
第六章 從上層拉動的力量
第七章 用拉力改變世界
結 語 從熱誠到發揮潛力
超越推力的世界
在運用拉力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推力的定義,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推力的法則是必須先預估需求,然後設計最有效率的系統,謹慎運用文字的記錄和標準化的過程,以確保在對的時間和地點,得到適當的人力和資源。
推力法則從很久以前就主導我們的生活。我們幾乎是被推入教育體系的,完成十二年或更長年限的教育,預期在餘生中都能使用得上這些技藝。完成這些推力計畫之後,便進入公司或其他的機構上班。這些組織也是依照推力法則設立的,在取得資源上頗為方便。在這些組織裡,詳細的需求經過預估,然後提出營運計畫,同時審慎記錄運作的過程,指定符合預估需求的資源。我們接受以未來需求為主的訊息,把它們包裝、規劃,送到我們面前。除此之外,生命的其他階段仍不斷會遇到推力模式。比如在教會,如果你期望得到救贖,就要遵循教會一連串的詳細規定。運動方面也是如此。想要保持良好身材,就要不斷運動,或是接受營養師的指點:只要我們照著特定的食譜進食,或是吃下特定的食物,體重就會減輕。推力好似無所不能,不斷的要我們,「做這個,不可做那個!」
拉力則是一種非常不同的模式,依照三種層次運作,彼此層層相疊。在最基本的層次上,拉力協助我們找到並取得所需人才和資源。到了第二個層次,拉力將吸引與你有關和有價值的人才、資源;有時,你甚至不知道它們已經存在。在這個層次主要靠的是個人的領悟力,而非搜尋的能力。
最後,在這個壓力與機會無所不在的世界,我們需要培養拉力的第三個層面──運用拉力讓自己學習得更快,在工作上進步得更快。這麼做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與我們有關的人──這是我們能夠參與的良性循環。在這個層面上,最有趣的例子正是線上遊戲,特別是可以讓將近一千二百萬個玩家發揮想像力的「魔獸世界」(WorldofWarcraft)。
推與拉的軸線大翻轉
溫肇東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暨科管所教授
本書所揭示的「大移轉」(BigShift),從推力翻轉成拉力的現象的確正在發生。當然在台灣可能還不是這麼明顯,但也可以發現已有一些線索。三位作者將之剖析後,提供了一個架構,有助於我們更了解其背後運作的機制。因為科技不斷在發展與應用,社會、組織、人類的行為也因此不斷地調整,做(成)事的方法,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在每天發生表面上可能不相干的事件,有人就是能夠從中梳理出其關聯的脈絡,這是「創新」很重要的來源。
過去十多年來,三位作者之前的著作都成為暢銷書,從「網路商機」、「網路價值」、「資訊革了什麼命」,是一路陪伴我,解讀、詮釋網路出現以來的社會變革或管理意涵重要的參考。因此像我一樣,大部分的讀者對這本書能提供我們什麼新的視野或觀點,或者能勾勒出什麼新地圖,都會有很高的期待。
廿世紀的運作方式、思維典範、標竿公司在今天有「可能」已不再有效,甚至是負面的教材,也就是我們面臨了大移轉。
「本書探討的是,在這個變動快速、相互依存的世界裡,我們如何能有效處理最緊迫的挑戰?本書作者提出一套既新又迷人的方法──運用人們的熱誠、創新方法,以及投入的行動,可以讓我們抓住機會且跟得上改革腳步。」
──比爾.柯林頓(BillClinton),美國第42任總統
「本書三位作者讓我們見識到今日知識流讓人興奮和深刻的力量。如果你想在21世紀工作和生活的挑戰中獲得滿足,就應當把這本書當成指引。」
──艾力克.施密特(EricSchmidt),Google董事長暨執行長
「在變動空前劇烈的時代,如果能妥善運用達成偉大任務所需要的熱誠、知識和資源,個人和組織就能產生強大的槓桿效用和影響力。本書可以引導並讓我們有能力善用今日眾多的機會。」
──約翰.奈思比(JohnNaisbitt),《中國大趨勢》作者
「無論你在做什麼,請放下手中的工作,讀讀這本讓人讚嘆的書。作者完全抓住議題的核心,挖掘出我們周遭事物表面下的真相,點出真正重要且深刻的影響力。本書提供了指引,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藉此釋放熱情,轉化工作的方法及意義,喚醒我們的天命和尊嚴。」
──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Florida),《創意新貴》作者
「本書點出了資訊時代公司領導的意義,就像杜拉克在《企業的概念》一書中點出了工業時代的管理精義。本書提出一套可以學習的原則,讓我們得以脫胎換骨,晉身知識流並優游其中。」
──紐特.金瑞奇(NewtGingrich)
「這本出色和令人興奮的書教導我們,如何經由掌握網絡的力量來追求個人的熱誠。成功不再來自擁有知識;相反地,我們必須與別人合作,共同創造新的知識流。拉力──努力吸引人才和資源的能力──正是轉變個人與組織現有狀態的最佳工具。」
──華特.伊薩克森(WalterIsaacson),
亞斯本學院(AspenInstitute)總裁暨執行長,以及《愛因斯坦:他的人生與宇宙》作者
「作者以美麗的隱喻和讓人驚嘆的故事串起許多重要概念,不但讓人了解世界正如何改變,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架構和背景知識,讓對未來生存有興趣且懂得享受的人,都能面對這些變化。」
──伊籐穰一(JoichiIto),CreativeCommonsandInternetventureinvestor公司執行長
2011/10/20
BCB465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8318
305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