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戒慎小心地,從英國祕密護送到美國的一口黑箱子,揭開了本書的序幕,內藏的一只「磁控管」,吸引英美科學菁英群聚麻省理工輻射實驗室,互相防衛到共同創新,鑽研出各種雷達,扭轉戰雲。
作者以高潮迭起、節奏明快的小說寫作方式,鋪陳雷達發現的經過及對後世的影響,書中人物的想法與動機、恐懼與競爭、愚蠢與認真,在作者細膩的勾勒下,鮮活生動,躍然紙上。猶如一部軍事小說;彷若一篇科技報導。
第十二章 門廊上的雪
水蒸汽吸收之謎猶未解 薄賽爾洞察波茲曼分布
門廊雪花更勝酷寒冷風 核磁共振贏得諾貝爾獎
第十三章 新天文學家
狄威特以雷達偵測月球 波頓觀罷太陽觀星象
鮑恩落腳澳洲闢第三春 雷波星觸發天際狩獵
第十四章 二十一公分譜線
范氏首倡星際氫論 尤恩追蹤氫譜線
狄基輻射計來幫忙 描繪宇宙新圖像
第十五章 神奇月份
貝爾實驗室初探半導體 奧爾發現神奇矽晶
半導體三劍客齊聚貝爾 晶體之火逐漸燎原
第十六章 邁射與雷射
湯斯闖入物理大觀園 光譜學邁向新疆界
繞過熱力學第二定律 邁射雷射威力四射
第十七章 冷戰熱鬥
蘇聯核彈試爆震撼美國 瓦利重返雷達圈
輻射實驗室東山再起? 查理計畫轟天雷
第十八章 賢哲世紀
旋風電腦舞動鱈角雷達網 藍色巨人趁勢崛起
佛睿思特開創系統動力學 賢哲造福電腦工業
第十九章 投機份子
超級雷達逮到蘇聯人造衛星 投機份子遙測金星
佩登吉破水星自轉週期之祕 金星先鋒達陣成功
第二十章 麥哲倫探索金星
美國航太總署節衣縮食 麥哲倫號順利升空
老麥打瞌睡急煞卡蘇達 金星整容眾說紛紜
第二十一章沒有掌聲的榮耀
研發貢獻難評價 雷達科技新又新
美英先鋒今安在 鮑恩不忘雷達緣
附錄 延伸閱讀
名詞注釋
作者的話
布德瑞
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加上美國與英國在雷達方面的努力,可視為孕育當代科技發展的搖籃,這段歷程幾乎是史無前例的。至少有兩項諾貝爾獎——核磁共振與邁射,可以直接追溯至戰時的雷達研發工作。現今,每天有數千架商用飛機展翅升空,事實上,雷達持續追蹤所有航空器。許多船舶上也裝備了長程導航系統。這些設備實際上都直接源自輻射實驗室,就連全球暴風觀測系統與電視上的氣象預報都是。
電晶體、數位電腦、電腦的陰極射線顯示器及記憶體,都要歸功於雷達的研發。微波電話與早期的電視網,也是由戰時雷達的研發工作促成的。雷達技術也打開了電磁波譜的另一領域,對天文學造成極大的衝擊(從光學觀測時代進到電波觀測時代)。
雷達的衝擊還不只如此。早期的粒子加速器也要歸功於麻省理工輻射實驗室。就連今日家庭中十分常見的微波爐,也得歸功於雷達的研發;而這全是因為一九四○年秋,一只祕密的雷達發射機由英國被帶往美國,才形成了這些省時裝置的精髓。
1999/06/30
BCS05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579X
350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