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2003年1月,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與天下文化共同出版了《傑出學者給年輕學子的67封信》,集結67位「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的勵志文章,對於有志踏上研究之路的青年學子,極具參考價值。 2004年,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又特別邀請了52位女性學者,包括中研院院士、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奬人,集結成這本《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希望年輕的讀者能夠從這些傑出女性學者身上,深受啟發。
序 男性能做的事,女性往往做得更好 ◎李遠哲 序 本書緣起 ◎蕭新煌 推薦文 一本值得教師及家長仔細閱讀的書 ◎吳茂昆 董事贈言 自然科學領域(依姓氏筆劃先後排序) 腳踏實地,樂在其中 王 瑜 把握自己獨特的資本 王維菁 認識自己,學習專注 林小喬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郝玲妮 在耐力和堅持下,找到自己的方向 馬國鳳 珍惜學習的機緣 劉平妹 設定目標,跟自己賽跑 蔡錦玲 統計,隨著世界的腳步運轉 鄭明燕 工程技術領域 (依姓氏筆劃先後排序) 聆聽自己內心的呼喚 王小璠 時時樂觀進取,事事自信積極 張瑞芬 選擇自己的路,全力以赴 劉佩玲 生物科學領域 (依姓氏筆劃先後排序) 不入宮牆,焉知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于明暉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田蕙芬 力求高EQ 余淑美 我的字典沒有「退堂鼓」 吳美玲 享受研究工作及家庭生活 李小媛 忠於自己的感覺 李秀敏 以「做鹽、做光」當作此生的使命 林淑端 尋找生命中的蘭巴倫 柯慧貞 再撐一下,總有驚喜 孫寶年 做第一流的科學人 張玉生 女性特質不是成功的障礙 張美惠 不要為任何事找藉口 陳小梨 毅力與堅持 陳青周 做一個為弱勢者發聲的知識份子 陳美霞 優游人腦三十年 陳景虹 女性也該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陳瑞華 有夢最美 陳儀莊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彭汪嘉 康盡本分,不爭名奪利 黃麗華 小也有其美處 楊性芳 讓興趣帶出人生路 趙麗洋 走出自己的路 潘玉華 跟著「神經為之跳躍」的感覺走 蔡宜芳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蔡錦華 要做就好好的做 鄭淑珍 在節儉的環境中,努力學習做第一 蕭水銀 做個自信愉快的職業婦女 鍾邦柱 好走的路,不是唯一的選擇 羅竹芳 生命的藍天 譚婉玉 瞭解自己的性向,趨吉避凶 蘇宗笙 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依姓氏筆劃先後排序) 苦難是成長的契機 吳安妮 鍾情「潛意識」 李玉琇 做一個既豐富又溫暖的人 周 倩 女性學者的文化與人生願景 邱貴芬 用自己的感覺,決定自己的旋律 張卿卿 突破聽障兒「無聲的」繭 張蓓莉 走過台灣史研究二十年 許雪姬 答案就在那裡 黃明蕙 選 擇 黃懿慧 學然後知不足 劉翠溶 在黑暗中漫舞 蔡淑鈴
一本值得教師及家長仔細閱讀的書 基金會希望我為即將出版的《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作序,這是我極高的榮幸,尤其被邀請的女性學者多數是曾經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傑出女性,我當然更是義不容辭。基金會的努力及用心確實令人感佩,在當前社會大眾對年輕人應有之教育的內容有所偏頗之際,邀請一些傑出人士,現身說法,確實如晨鐘暮鼓,對青年學子應有所啟發。 這本書涵蓋了國內各行各業傑出的女性學者專家,每位在其專精領域,不僅在純學術的成就有傑出的表現,許多也對社會國家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這些傑出女性以簡短優美的文字,從求學的態度及心路歷程,提供給年輕學子一個典範及明確的方向。 很高興能有先睹為快的榮幸。閱讀初稿時,我的心靈有極深刻的衝擊與迴響。受邀的女性學者,有相當高的比例是與我同一世代的人士。她們所敘述的情景,年輕在學的狀況,與我個人的歷程非常相似。讀這些文章,激發了我許多青少年時的記憶。回想當年,年少輕狂,沒有補習、無拘無束、近「全人」化的教育模式與架構,是我們那個年代中學教育的特質。遺憾的是現今的青年學子似乎不再享有類似的教育本質,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因此,本書的閱讀者,除了目標的年輕學子之外,或許大多數的從事教育工作的行政制定者、執行者、教師及學子的家長更應該仔細研讀,或許可以因此建構一個適合年輕學子的中等教育體制,為紛擾多時的教改問題取得有效解決方案。 貢獻於本書的52位女性學者中,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的占了約略半數,基礎數理科學及工程的學者明顯偏低。顯示國內女性學者從事的研究領域可能稍嫌偏頗,無法在各領域較平均的發展。這可能反應了國內整體對學術領域的社會觀點,某個程度的反應社會壓力對女性從事研究工作的影響。這或許是一個需要我們深思,尤其國科會需要進一步深入瞭解的課題。 這是一本聚合52位傑出女性的簡短敘事書,每週一章,相信可以給每位讀者無限迴思且豐盛的一年。 (本序文作者,吳茂昆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4/11/15
BCS09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86-417-388-X
291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