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選書再送靜思書軒咖啡券乙張,限量200張(已贈畢)
靜思書軒的結緣對象是社會中的每一份子,它肩負著證嚴法師的殷切期望,「首要就是傳承靜思法脈、淨化人心,亦作為慈濟人的精神食糧。」靜思書軒是一個淨化人心的「社區客廳」,它提供繁忙的社會大眾一個與心靈對話的空間。
二○○二年起,隱身在台北市信義商圈的新舞臺分店,是靜思書軒轉型的開始,更是全球眾多靜思書軒的縮影。發生在新舞臺店的故事,也是發生在每一家靜思書軒的故事,我們希望藉由新舞臺店背後的故事,能讓更多人認識靜思書軒,讓更多人能夠體會人文精神的「美」與「善」;我們期許有更多人走入它鬱鬱蔥蔥的素樸之林,與這個淨化人心與物境的都市之肺一同呼吸,共享感恩的生命。
序一—證嚴法師8
序二—嚴長壽12
台灣營運長的話—蔡青兒14
第一部 為人間建一個善的空間
第一章 喧囂中的靜思20
「靜思」的「新舞臺」22
起心、願成29
建立旗艦服務標竿38
第二章 阡陌上的園丁45
姚仁祿—幕後的推手46
蔡青兒—奠定「人文品牌」基礎52
徐重仁—經營策略的精進60
魏應充—帶領靜思書軒迎向國際化66
默默奉獻的其他園丁72
第三章 善的共振76
傳播善的種子77
傳遞善的心念82
傳送善的因緣86
分享善的環境88
善的共振91
善的蝴蝶效應94
促進幸福的地方97
「永續經營」就是「善的循環」99
第二部 為生命搭一座心的舞臺
第四章 為你開啟一扇門106
飛跨台北到南非的大愛107
路人變志工113
人生的轉向點116
浪子回頭121
緣深不怕緣來遲126
第五章 為你療傷,讓你開懷130
撫慰受傷的心131
外籍人士的避風港137
學會溫柔的力量139
書軒陪他們一段路148
全世界最好的「美咖」151
第六章 成長路上陪伴你156
從一株苗到四棵樹157
陰錯陽差的因緣163
面對世界的勇氣 168
永遠以靜思書軒為友 172
把心照顧好176
想當志工當到老183
充實的親子活動186
溫馨伴讀情188
第七章 淬鍊人生精華193
Mrs. Money不再迷失數字中194
人生的第一志願201
不一樣的七年級生206
靜思書軒的「蜘蛛姨」212
第八章 付出讓青春更燦爛215
書軒是第二個家216
心中的一片淨土220
募心募善念225
活出自己231
第九章 相知相惜的守護237
好房東—中國信託238
好鄰居—慈濟人真心的付出243
好客人—因緣際會的善念246
第三部 為生活注入純淨的心意
第十章 品味心生活252
飲一杯天然—「作家茶」253
吃一碗善念—香積食品256
第十一章 行動愛大地262
來自大地的純淨—靜思皂露263
環保隨身帶—「生活三寶」267
第十二章 喜閱人生271
閱讀生命智慧272
記錄靜思心情275
傾聽心靈清泉278
採訪後記282
證嚴法師
成立靜思書軒的目的,是期待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中,提供人們一個沉澱心靈的處所,接受人文的薰染。書軒內的每一本書,都是洗滌人心的清流泉源,期待讀者翻閱的同時,心靈沐浴在清流中,滌除積累於心的汙垢,回復澄淨的本性。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現代人煩惱太多,人心蒙塵、人生境界霧濛濛,籠罩在陰霾中。靜思書軒的書,記錄各種人生境界,讀者從中可知自己的渺小,體會到個人的苦與煩惱實微不足道,一句話能入心,就是一條道路,為人們清除內心的微塵、撥開人生的烏雲,使人心靈透澈,清楚望見朗日、明月。
每天書軒開門後,重視的不是賣出多少本書、多少杯飲品,而是有多少人走進書軒,藉著書軒的環境沉靜自己的身心;靜思書軒裡有「靜」的境界,書本裡也有「靜」的感染力,在書軒打開書本,隨而打開心境。
當初開設靜思書軒時,期許書軒人文展現微笑讓人歡喜親近,希望客人在書軒,不只是品味茶香、咖啡香、書香,聽到職工輕聲細語的招呼,語言也香;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和氣,也有人品香,也就是每家書軒都洋溢「人文德香」,讓人身處其中,聽到的一切聲音、看到的一切景物,還有品嘗在口裡的一切,都感受得到馨香。
現代社會,許多人只有價錢觀,沒有價值觀,價值與價格是不一樣的。「價值」彰顯出萬物可貴之處,但「價格」卻把所有的人、事、物都標上價錢商品化,我們要想辦法建立社會正確的價值觀,救人從救心開始,救心,必須仰賴人文的力量。
人世間是我們的道場,我們要永遠記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努力創造一個理想的世界,靜思書軒就是這樣的場所。人間以善、愛為最至寶,靜思書軒的宗旨是傳播「善」──善心、善念、善緣,形成善的共振、善的循環;靜思書軒還是一處充滿「愛」的場所,我曾以「愛的連鎖店」形容靜思書軒,期待不只慈濟人,其他人也能因為進到靜思書軒而體會到善與愛,以及心靈上的自在從容。
嚴長壽
這些年的台灣存在著兩極化的發展,從新聞上看到的台灣,讓人焦慮不安;但從正面的角度看,台灣又是日本、大陸、香港,這些人心目中變得越來越友善文明的地方。
作為一個社會觀察者的角度,生活的台灣,的確變得越來越受人喜歡。當然一個社會的文明的興起,絕對是其來有自。教育!應該是最主要推動的力量。在台灣,以考試導向的正統教育內容,這方面可說是乏善可陳;但在體制外,卻非常的充沛,尤其是來自宗教大師們的努力。
證嚴上人與慈濟,就是明顯的在這方面重要的先驅者之一。她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環保教育,以及這十年來以傳遞人文精神,品味書香,希望從人品上淬鍊道風德香為志業的靜思書軒,已在全球遍地開花蔚然成風!
除了對於台灣這股清流表達敬佩與感謝,也在此祝福靜思書軒將慈濟的精神,上人的志業推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政大新聞系畢業,任職《聯合晚報》多年,現為自由撰稿人。
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台灣大崩壞》、《張心湜醫者之心》、《我是小志工》、《清淨赤子心》、《草根的力量》、《善的循環》(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2012/08/03
BGB35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20cm
黑白
9789863200017
287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