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書籍介紹

在這個美麗的集中營裡,我還想活下去!

十四歲的匈牙利少年卡維上工途中被警察攔了下來,送上擁擠的火車,一步步走向上帝已然遺忘的黑暗之地——納粹集中營。

那是個明亮、乾淨的地方,還有醫生為大家體檢,選出身強體壯、有資格工作的人,卡維甚至為此帶著點驕傲。然而,他穿上的卻是如同囚犯的條紋服,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猶太人的血統有些不尋常,也才知道遠處煙囪冒出來的腥甜、令人作噁的味道代表著什麼。

在集中營裡,食物永遠不夠,軀殼失去自由,生命氣息逐漸衰弱,但只要順服,就有希望活著。將近一年的集中營生活,彷彿人間五十年的折磨,每日清晨,他都希望這是最後一天起床,每走一步,都希望不必走第二步,每做一個動作,都覺得做不下去;可是,每次他都還繼續往前。

一個接一個的苦難讓他無法觀察或了解眼前發生的變化,也感受不出內在的轉變,只能順服命運給他的微小自由,經歷飢餓、寒冷、病痛、等待,體驗了一路上發生的事;並且,活了下來。

卡爾特斯揭開奧許維茲集中營的神祕面紗,成功地將醜聞搬上檯面。文學作品極少能不說教,不作價值判斷,只是藉助一個訝異的孩子眼光,忠實地平鋪直述所見所聞。從來沒有一個作者能將作品中的角色,如此一步一步帶領抵達臨界點,讓人一窺赤裸的生命能如此毫不遮掩、忝不知恥、渴望快樂,又如此荒謬不堪。這真是一本文學傑作。

——《明鏡新聞週刊》


為了不誇張極端狀況,卡爾特斯在這本書中,所表達的內涵已經超越了一本書,他以最節省的方式展現出一種語言,多以沉默敘述真相。這是作者將痛苦與生命劃上等號的證據,他在痛苦中體驗到真理,在不幸中感受到幸福。

——《南德日報》

因惹.卡爾特斯 作者

猶太人,一九二九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十五歲時被送往奧許維茲集中營,後又轉往布亨華爾德集中營。一九四五年重獲自由,後於匈牙利任職報社。一九五三年起定居布達佩斯,成為自由作家,從事小說、散文與戲劇寫作,並翻譯尼采、佛洛伊德、維根史坦等作家之著作,以致作品也深受這些作家的影響。 身陷集中營一年的經驗,成為卡爾特斯創作的重心。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為「非關命運三部曲」,首先是他傾十四年之力完稿,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非關命運》,第二部為《慘敗》,第三部為《給出世的孩子做安息禱告》。曾多次獲獎,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多種語文,並於二00二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周從郁 譯者

德國歌德學院高級語言文憑,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德文組碩士。曾任德國廣播電台「德國之聲」華語部翻譯、《中國時報》德文編譯、輔大翻譯研究所兼任講師、北一女與萬芳高中德文教師。譯有《非關命運》、《穿長靴的貓》、《1,2,3,4,老鼠在哪裡?》、《愛生氣的安娜》、《膽小的威利》、《勇敢的夏綠蒂》等十多本。


2011/02/18

BLH08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5126

225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