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會數學就像戴上X光的眼鏡,能從混亂無序的世界表像裡,看透其後隱藏的結構。數學是一門不會把事情搞錯的學問,它的技術與習慣經歷過多少世紀的辛勤努力與論辯。手中有了數學當工具,你可以更深刻、更穩健、更有意義的瞭解這個世界。你需要的只是一位教練,或甚至是一本書,來教導你相關規則及基本戰術。而這本《數學教你不犯錯》就是你最好的教練,它能教你如何達成目標。
在《數學教你不犯錯,上》,你能學會如何不落入線性思考:你會明白做決策得先明白自己的立足點、你將學會用數學來撥正錯誤的直覺、看清真正的趨勢。你也能學會不做錯誤推論:從此看清楚投顧老師的詐術,知道巧合比你想象的還常發生,看清不太可能跟不可能的差別,而且從此不受統計數字的愚弄!
《數學教你不犯錯(上)》
前言 我什麼時候才會用到數學?
PART I 線性思考錯了嗎?
第1章:更不像瑞典
第2章:局部平直,大域彎曲
第3章:每個人都肥胖
第4章:相當於死了多少美國人?
第5章:派餅比盤子還大
PART II 這樣推論可以嗎?
第6章:破解聖經密碼
第7章:死魚不會讀心
第8章:歸渺法
第9章:內臟占卜學
第10章:上帝,祢在嗎?是我,貝氏推論
《數學教你不犯錯(下)》
PART III 期望值是什麼?
第11章:你期望贏得樂透時,是在期望什麼
第12章:錯過更多班機
第13章:火車鐵軌相交之處
PART IV 認清迴歸,不錯估趨勢
第14章:平庸會出頭
第15章:高爾頓的橢圓
第16章:肺癌令你抽菸嗎?
PART V 存在性的真實意義
第17章:沒有民意這種東西
第18章:「我從虛空中創造出一個新奇宇宙」
結語 如何做才能正確
此刻,在世界上某間教室裡,有一位學生正向老師抱怨,為什麼課後要計算30條定積分?那會耗費掉他大半個週末。
這位學生寧可做些別的事,事實上他最不想做的就是積分。上個週末他就曾經花了很多時間算另外30條定積分,看起來與這次的定積分好像差別不大。他看不出做這件事的重點,他告訴老師自己的想法。在師生的這場對話中,學生一定會問到一個老師最怕聽到的問題:
「我什麼時候用得到它?」
老師很可能這麼回答:
「我知道計算積分很乏味,但是你要記住,將來你不知道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你現在可能覺得定積分沒用,但也許有一天你幹的那一行,會需要又快又準的算出定積分。」
這種答覆很難讓學生滿意,因為它是假話。老師與學生都知道這不是真話。有多少成人需要用到(1-3x+4x2)-2dx的定積分?或是3 的餘弦?或多項式綜合除法?了不起幾萬人而已。
老師對這種假話也很不滿意,這我很清楚,因為我當了多年的數學教授,曾經要求成百上千的學生計算定積分。
幸運的是,還有一個比較好的答案,大致如下:
「數學並不只是靠背誦公式來做系列運算,一直算得你耐心與精力全失為止。雖然在你上過的某些數學課裡,數學好像就是那麼回事。學數學要計算定積分,猶如足球員要做體能訓練與柔軟操一樣。假如你想踢足球,我是說能真正的踢足球,到達能上場比賽的程度,你就必須做一大堆無聊、反覆、表面上看來毫無意義的操練。職業球員會有用到那些動作的機會嗎?你不會看到球場上有人丟擲重物或繞著交通角錐轉來轉去,但是球員會用到從日復一日乏味的操練中練出的強度、速度、直覺與彈性。學習這些操練就是在學習踢足球。
「假如你想當職業足球員,或甚至只是想進入校隊,都必須花很多乏味的週末在球場上進行操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現在給你一點好消息,假如你實在受不了苦練,你還是可以跟朋友一起玩球取樂。你在對方防守的間隙中傳出一球,或踢進一記遠球,獲得的樂趣跟職業球員一樣多。這會比坐在家裡看電視轉播的職業賽更健康、更快樂。
是有特色、文筆又好的數學科普書。
──李國偉教授,譯者
這本書將幫你瞭解, 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思考力。
──《華爾街日報》
《數學教你不犯錯》可以幫你探索你的數學超能力。
──《科學美國人》
艾倫伯格尋找現實生活情境中數學原則的才能,讓所有數學老師都嫉妒。
──《華盛頓郵報》
詩人數學家為這個大數據時代提供有力且深具娛樂性的入門書……是值得任何人一讀的數學科普書。
──《Salon》
作者避用艱深術語,並採用真實世界的逸聞、簡單的方程式與圖形,傳達出即使是簡單的數學,也是有力的工具。
──《柯克斯書評》
艾倫伯格是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數學教授,並獲得約翰霍普斯金大學創意寫作碩士。數學主題的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連線》雜誌、《華爾街日報》,並是《石板》雜誌專欄作家。
艾倫伯格從小就是天才,兩歲就會讀書,五歲時就可以做兩位數乘法,十二歲時考SAT,數學就拿到800分滿分,現在身為數學教授的他,是數學界的超級明星,他在這本書中為讀者揭示混沌世界表像下隱藏的數學思維之美,教讀者運用數學思考的力量,做出更準確的工作與生活決策,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這本書就是要幫助數學門外漢學習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的技能。
Photo copyright © Mats Rudels
1948年生於南京。台灣大學數學系畢業,美國杜克大學數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曾任該所所長。多年來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為天下文化「科學文化」叢書策畫者之一。曾獲李國鼎通俗科學寫作佳作獎、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
著有《一條畫不清的界線—李國偉的科文游牧集》,譯有《笛卡兒,拜拜!》(與饒偉立合譯)、《宇宙的詩篇》(與葉李華合譯)、《電腦也搞不定》、《科學迎戰文化敵手》、《數學教你不犯錯》、《小學算術教什麼,怎麼教:家長須知,也是教師指南》。
2024/01/12
BWS150Y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
黑白
4713510944264
312
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