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史密斯、布朗與瓊斯三人,同意用手槍來進行一場不尋常的三角決鬥。他們三人站在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抽籤決定開槍的順序。每一輪,每人只能開一槍,接著依同樣次序進行下一輪。直到三人之中有兩人死掉為止。在每一輪中,槍手可以瞄準任何一個對手。參加決鬥的三個人都知道,史密斯槍法最好,百發百中。布朗差一些,只有80%的命中率。瓊斯更差,僅50%。
假設每個人都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且沒有人是不小心被打死的,誰的生存機率最高?
第1章 五種柏拉圖立體
第2章 摺變四邊形
第3章 英國最偉大的謎題專家—杜德尼
第4章 數字根
第5章 八個問題
第6章 索馬立方體
第7章 拓樸遊戲
第8章 黃金比
第9章 猴子與椰子
第10章 迷宮
第11章 趣味邏輯
第12章 幻方
第13章 巡迴遊樂團
第14章 另外八個問題
第15章 歸納遊戲
第16章 摺紙藝術
第17章 用正方形分割正方形
第18章 益智玩具
第19章 機率與模糊
第20章 神祕的矩陣博士
原書序
原書序
自從我的第一本由《科學美國人》雜誌「數學遊戲」專欄集結出書的《數學謎題與遊戲》(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Mathematical Puzzles & Diversions)在1959年出版之後,社會大眾對娛樂數學的興趣就有增無減。許多新的數謎書陸續出版,很多老的數謎書也再版了。還有一些數學娛樂的商品上市,一種新型的拓樸遊戲(見第7章),甚至在全國青少年之間流行。另外,一位在愛達荷做化學研究的科學家麥達奇(Joseph Madachy),更出版了一份很棒的小雜誌,稱為《娛樂數學》(Recreational Mathematics)。而智力的象徵——西洋棋,也從各地冒了出來,從電視及雜誌上的商業廣告,到《週六評論》裡霍羅維茲(Al Horowitz)的西洋棋專欄,都可以見到。
這股風潮不只在美國盛行。一本由法國數學家盧卡斯(Edouard Lucas, 1842-1891)所寫的、四大冊的《娛樂數學》(Récréations Mathématigues),在法國又推出平裝本重新發行。英國數學家奧貝恩(Thomas H. O'Beirne),也開始在英國科學期刊上撰寫數謎專欄。在蘇聯,數學教師科登斯基(Boris Kordemski)編了一本相當厚的數謎書,共有575頁,同時發售俄語及烏克蘭語的版本。當然,這些都只是這股數學風潮一小部分的情形。現在是原子、太空船與電腦的三合一時代,我們對數學知識和數學家的需求愈來愈迫切,當然會反映在數學風氣的提升上。
電腦的發展不但不能取代數學家,兩者反而像紅花綠葉般互相增益。電腦可能在20秒之內就能解一個很困難的數學問題。但在這之前,可能需要一群數學家工作好幾個月,設計出相關的程式。事實上,現在的科學研究愈來愈倚重數學家,需要他們先在理論上有重要的突破。記不記得那場相對論的革命,正是由一個完全沒有實驗經驗的人搞出來的。目前,原子科學家正被二、三十個稀奇古怪的不同基本粒子,搞得頭昏腦脹的。歐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原子彈之父)描述這些基本粒子:「是一大堆沒有因次的奇怪數字,沒有一個是可以理解或可以推導出來的,看起來沒有一個似乎是有意義的。」
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一個有創造力的數學家,當他在紙上亂畫,或者在刮鬍子,或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的時候,會忽然靈光一閃,在腦子裡出現這些奇怪的粒子。它們全都旋轉著,跑到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一層層的,展現出偉大定理的美妙規律與結構。至少,這是粒子物理學家的夢想。當然這位偉大的解謎者必須要從一大堆的實驗數據中找出答案。要這麼做,就得像愛因斯坦一樣,這個人基本上要是個數學家。
數學不只是物理學的敲門磚而已。它在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上也正開始嶄露頭角。科學家帶著新的統計技巧,開始在這些領域內設計實驗、分析數據,並預測可能的結果。有個笑話說,如果美國總統拿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問題,去請教三位經濟學家,會得到四種不同的答案。這種情形目前或許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在未來,當經濟的差異性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表示時,它們之間的論爭就不再那麼天馬行空似的令人沮喪了。
在現代經濟理論的微光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差異正逐漸縮小,就像柯思特勒(Arthur Koestler, 1905-1983,匈牙利哲學家及小說家)所描述的,在小人國裡,兩派人馬為了打破蛋殼的方法不同,吵得不可開交。但這種爭執看起來很天真爛漫,基本上是無害的。(我這裡所指的,只是經濟議題上的爭論,和民主與極權思想之間的爭執無關,數學對這種爭執完全無能為力。)
不過上面談的事情都太嚴肅了,本書只是一本娛樂性的書,沒那麼偉大。要說得正經些,本書只想引發一般人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這能幫助外行人了解,是什麼東西激發了科學家研究科學的興趣。科學家們可是樂此不疲呢。
我要對《科學美國人》雜誌的發行人、編輯與同事表達謝意,本書的內容都曾登在這份雜誌裡。我也要謝謝我太太在很多方面的協助。另外感謝許許多多讀者,他們一直來信鼓勵我,並且提供新的材料或建議,也指正我的錯誤。最後要謝謝伯恩小姐(Nina Bourne)很專業的為我準備本書的手稿。
2003/12/03
BWS2006
天下文化
平裝
12.5×18cm
黑白
9864172069
294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