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我們一生中都在追問個人意義的問題。然而,想重整人生的衝動其實是大多數人週期性的經歷,只是場景沒有那麼戲劇化罷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一生中都在追問個人意義的問題。然而,想重整人生的衝動其實是大多數人週期性的經歷,只是場景沒有那麼戲劇化罷了。舉例來說,資深主管似乎在爬到事業頂端時會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主管在四、五十歲時達到專業的頂峰,那正好是他們父母的人生走到生命盡頭的時期,提醒我們凡是人都有一死。
此外,很多與事業成功有關的人格特質,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毅力,引導人們在艱困的狀況下持續堅持,期望能扭轉局面。然後有一天,一種奇怪的感覺冒出來了:似乎有什麼事不對勁。這個念頭啟動了一個過程,這在我們過去十四年培訓經理人和主管的經驗中,已經看過不下幾千次。
領導者需要每幾年就經歷這個過程,以重新尋回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熱情。確實,領導者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夢想,就無法持續完成新目標和激勵周遭的人。
大多數領導者被問到什麼是驅動他們去領導、服務客戶,以及支援一項計畫或產品的動力時,通常會回答:熱情。當那份熱情消退後,他們開始質問工作的意義何在。
有時候,原本令你感到滿足的工作漸漸失去了意義,慢慢腐蝕你的熱忱和精神,直到你不再在工作上找到太多意義。人通常將這種狀態描述為「感覺被困住」。他們煩躁不安,但似乎無法改變什麼,甚至說不清楚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對某些人而言,休息是最好的方式,讓他們仔細去想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重新與夢想連結。長久以來,學術機構都藉由六到十二個月的輪休,來提供恢復精力的時間,那通常是有薪假。有些企業也提供輪休,讓員工放有薪假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同時保證銷假之後仍能回到工作崗位,但坦白說,真的這樣做的人非常少。
通常,商業人士會利用自己的時間休假;這確實是一項冒險,但很少人會在脫離軌道後後悔所做的決定。
在任何事件中,不管是密集的、探索靈魂的練習,或只是暫別職場生活,大家幾乎一定都會發現休息能使人恢復活力。但是要跨出那一步不容易。沒有代辦事項清單,沒有會議或電話,沒有固定架構,這對高成就者而言,要放棄例行公事可能很困難。
對於某些人而言,失去經濟來源,出走的舉動就更不可能發生。對於許多將自己的身分認同維繫在專業生涯的人來說,離開一份工作,感覺是太大的犧牲。確實,我們也看過有人休息一、兩個星期就跳回原來的生活軌道上,沒有從休假得到什麼好處,只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不工作的生活。
【書籍資訊】
《高EQ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