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全力趕工一件必須做完的事,突然發現自己沉湎於某個毫無關聯的幻想已經有一段時間,你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後開始分心的,也不知道已經徘徊在這條路上多久了。
圖片來源:unplash
我們所有人都會這樣:全力趕工一件必須做完的事,突然發現自己沉湎於某個毫無關聯的幻想已經有一段時間,你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後開始分心的,也不知道已經徘徊在這條路上多久了。
人的心思有平均百分之五十的時間都在遊走。確切的比率差異迥然。當哈佛大學研究員請兩千兩百五十位受測者報告,一整天下來在隨機的時間點上他們做了什麼,以及想些什麼。結果這個「做」和「想」的範圍差距相當大。
但是最大的差距還是在工作上:分心是職場上的流行病。如果需要,我們可以採用以下步驟來幫助我們將更多的時間專注於任務上。
一、管理你的誘惑。很多讓我們從手上的工作分心的事情,其實是數位網路:推特、電子郵件等等。有好些應用軟體可以防止這些誘惑不斷的干擾。Chrome 有三種免費運用軟體很有效:「谷歌保姆」(Nanny for Google)會封鎖你可能想要逛逛的網站,不管你決定封鎖的時間多長;「保持專注」(StayFocusd)則限制(由你設定)你可以花在看電子郵件、臉書,以及其他你可能被引誘分心的項目的時間。
二、監控你的心思並再想一遍。注意你的心去了哪裡,是查看推特主頁,而非做報告?給你機會再想一遍:「我的心思又再次飄走了。」這樣的想法可以讓你的大腦從走失的地方脫離,並啟動大腦迴路,幫助你的注意力不固著,回到手邊的工作。
三、每天練習正念一段時間。這個心智運動可以很簡單,像是觀察呼吸、注意你是否分心、放掉游移的想法,並將注意力再次帶回呼吸。這些心靈的運動就像一套心智健身法,相當於重複自由舉重:每個動作就讓肌肉更強健一點。練習保持正念時,增強的是大腦的注意力迴路,它能偵測你的心思何時飄走、放空,再次回到你選定的目標上。那就是我們在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時,需要持續專注的對象。
【書籍資訊】
《高EQ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