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每個基因是一個字,每個生物體是一本書,每種死去的植物帶著只有這本書裡寫過的字句。如果一種植物滅絕了,就是一本書消失了,而且隨之而去的,還有書中所攜帶的文字與訊息。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個基因是一個字,每個生物體是一本書,每種死去的植物帶著只有這本書裡寫過的字句。如果一種植物滅絕了,就是一本書消失了,而且隨之而去的,還有書中所攜帶的文字與訊息。
如果只讓一個人來決定如何對待地球,只有傻子才會容許摧毀原始棲地這種事情發生,然而人類集體的表現卻有如一隻腦袋被砍了的雞。所以,我們到底能做什麼?選項很多,以下是我首選的三項:
一、停止燒化石燃料。
二、讓人口的成長維持在能讓環境永續的程度。
三、駕馭植物的能力。
畢竟,宇宙裡有能力捕捉和儲存能量,並創造出無數不同物質與分子,同時又能從大氣中吸收並鎖定二氧化碳的,唯有植物。我們呼出的,它們吸入;它們呼出的,我們吸入。植物是我們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一項歷經四十年,針對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研究結論道,雨林吸收了化石燃料製造出的二氧化碳,占總量的百分之十八。
這一點可以給我們大致的概念,了解熱帶雨林真正的價值:它們每年從大氣中移除了將近五十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換算成金錢價值應該是每年大約一百三十億英磅。氣候變遷需要激進(radical)的解決方案。
在中世紀英文裡,radical的意思是「有根的」(源自拉丁文的radix,意思是「根」)。全球森林管理策略至關要緊,但是國際間也應該採取禁令,禁止破壞原始森林。農作必須採取不會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的方式,譬如說,不整地的栽培方式,並且讓牛隻吃樹木之間的草,而非用穀物來飼養牛,這也是很關鍵的部分。
別忘了,我們早已對商業捕鯨使出類似的激進手段,現在這種行為已經受到禁止。當我們剛發現臭氧層出現破洞時,一度看似修補無望,但是破洞現在開始縮小了,這要歸功於禁止噴霧器和電冰箱使用氟氯碳化合物(CFCs)。你難道會懷念那些事情嗎?這次難道不值得我們改變行為嗎?那麼再改變一次吧。
我常常想到,從高空中的飛機窗口往下看,就像是外星人在看地球。我喜歡坐靠窗的位置,而我喜歡把整趟飛行旅程當做一場自然科學的體驗。有時候,我對地球的廣闊無垠感到敬畏——看見白雪覆蓋的高山上,有河流奔騰入海,看見廣大的荒漠以及北極光。
有時候,這令我歡喜;其他時候,當我看見亞馬遜上空幾乎完全被森林大火的煙塵給遮蔽了,則是感到沮喪。我們住在一個美麗的世界,但是它遇到麻煩了。如果我們不快點行動,一切終將太遲。